屌丝买iphone,其实是一种心理补偿 ?

回想自己平生成交的第一笔买卖大概有这样的前因后果:还未上小学的某一天 , 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动画片 , 母上正在厨房聚精会神地做饭 。 突然 , 母上发出了令喝一般的请求:“别看了别看了 , 来干点正经事 , 给你5块钱 , 下楼给我买瓶酱油回来!”
于是从小就是学渣的我到了楼下 , 嘀咕着『为什么看动画片不是正经事 , 而打酱油却是』 。 来到了商店 , 我发现酱油原来不止一种 , 于是我决定把5块钱分成便宜的酱油钱和糖果钱 。
代价是惨痛的 , 请小朋友切勿模仿:

屌丝买iphone,其实是一种心理补偿 ?

文章插图

母上打我的理由是:量入为出 , 钱要花在刀刃上 。 这么小就乱花钱 , 长大了怎么得了 。
然后 , 这并没有什么用 。 长大了的我 , 除了养成不爱吃糖果的好习惯 , 并没有从『糖果事件』中 , 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
那么 , 屡禁不止的“乱花钱” , 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按照存在主义的哲学观 , 存在即意义 。 乱花钱的我存在了这么多年 , 如果不弄清其中的原因 , 不加以有效的干预 , 大概也会乱花钱的存在下去 。
所以 , “乱花钱”究竟守护了我内心的什么角落 , 让我一不高兴就想买点东西高兴一下呢?
这大概得从母上那句:补偿性消费说起 。
补偿性消费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 , 理想状态下的消费是什么?理想下的消费 , 私以为就如母上那句:量入为出 , 需要什么功能 , 就交易怎样的商品回来使用 , 如:没了酱油做不了菜 , 所以得去买酱油回来 。 这在学术界内 , 称为功能性消费 。
但是 , 若全部的消费都属于功能性消费 , 那么这个世界大概就不存在奢侈品了 。 为什么奢侈品存在了这么多年 , 依然存在得有声有色 , 而且似乎比酱油们过得更加风生水起?“有需求才有供应 , 如果没有需求 , 我们就替消费者创造需求 。 ”这是某广告主的名言 , 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 我们的需求确实是可以被创造的 , 不 , 更明确的说 , 是可以被开发出来 。
奢侈品的现实存在 , 告诉我们 , 我们内心的需求 , 不仅仅是“菜米油盐酱醋茶”的生存之本 , 我们还需要实现自我 , 走向辉煌与光明 。 (#马斯洛爷爷满脸无辜的吐槽:又怪我咯!)
屌丝买iphone,其实是一种心理补偿 ?

文章插图

在没有陷入『象征性消费』之前 , 我们大多能客观评价一件商品基本的功能性价值 , 如:iphone是手机 , LV是包 , 香水是有香味的液体等;但当我们举起『象征性消费』的大旗 , 我们会更容易变成某个品牌的脑残粉:这不是手机 , 这是iphone;这不是包 , 这是LV;这不是T恤 , 这是有Ffboy 穿过的T恤 。 私以为不能说商家的奸计又得逞 , 但这样的忠诚度 , 确实是每个商家都希望的 。 这在学术界内 , 称为象征性消费 , 如:为了表达自己的财富与追求买宾利, 为了表达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而穿唐装等 。 一般来说 , 一个富人与奢侈品的关系可能是这样的(冯林燕 , 2015):
屌丝买iphone,其实是一种心理补偿 ?

文章插图

但是 , 在这个世界上富人的数量远远要比不富裕的人少得多 。 有家族历史的富人 , 从小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 , 并不会对表达自己的财富达到欲壑难填的地步 。 相反 , 不少富人行事相对低调 。
按照这样的推论 , 奢侈品的生存现状是很难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并优越起来 。 事实上 , 收入一般、甚至是不高的消费者很多会陷入“未富先奢”的文化圈 。 调查数据显示 , 世界上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大约占自身财富的4% , 而在中国 , 许多中产阶级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花费占自身收入的40%甚至更多(McKinsey & Company , 201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