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敢用自己的命来赌下雨?


皇帝为何敢用自己的命来赌下雨?

文章插图

古代人对于自然灾害常常都显得比较无助 , 比如洪水、地震、蝗虫 , 说来就来 , 人们基本上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 想来想去只好把这个当成上天的惩罚 , 皇帝找人代写份《罪己诏》 , 或者罢免当朝宰相 , 也算是有个交代 。

但是旱灾不一样 , 旱灾持续时间长 , 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 且补救措施多 , 打井运水甚至搬家都算是办法 。 当然 , 更重要的是 , 可以趁机组织一个体现皇帝爱民如子的重要活动——祈雨 。
在宋代颁布统一的《祈雨法》之前 , 祈雨活动没有什么严格的级别限制 , 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 , 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文献记载来进行 。 只要是出现旱情了 , 就可以组织祈雨 。
祈雨的效果如何呢?不管你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 或是权倾朝野的宰相 , 还是一统天下的皇帝 , 都是三个字——不好说 。
祈雨之后 , 如果有效果 , 史书上肯定要大书特书:多少天之后哪个时辰下雨了 。 然后 , 当初主持祈雨仪式的官员要“谢雨” , 就是感谢雨神给面子 , 感谢上苍有好生之德 。
然而 , 以北宋为例 , 虽然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都有祈雨成功的记载 , 但是大多数的祈雨 , 都是无疾而终 。
那时候检测不了大气压的变化 , 精测不了空气湿度 , 不知道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啥时候来 , 不会搞人工降雨 , 顶多会点“看云识天气” 。

所以 , 当大家发现祈雨成功率很低 , 也就不怎么追求效果了 , 差不多就演变成一种姿态——皇帝和官员都体恤民间疾苦 , 关心民生 , 为缓解旱情 , 亲自向天祈雨 。
那么 , 有没有一次非常笃定的祈雨呢?也就是说 , 今天祈雨之后 , 上天必须给下雨 , 一旦不下雨 , 君王大臣便以死谢罪?
宋太宗用生命祈雨
据《宋史太宗本纪》记载 , 宋太宗赵光义真有一次祈雨 , 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 那是在淳化二年 , 也就是公元991年的三月 。
从淳化元年开始 , 全国各地就开始持续春旱 。 旱情严重到春种都已经成了大问题了 , 春种出问题 , 秋收势必要出问题 , 秋收出问题 , 赋税就要出问题 , 社会安定也要出问题 , 执政水平也要出问题 。
于是当年四月 , 赵光义就赶紧派人到五岳祈雨 。 很遗憾的是 , 这次祈雨没成功 。 从春季到了七月 , 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大规模降雨 , 灾情开始严重了起来 , 根据《宋史》的记载 , 灾情基本上是毁灭性的:
七月 , 开封、陈留、封丘、酸枣、鄢陵等地大旱 , 水稻大幅度歉收 , 新米供应不上 , 已经影响到了京城的米价 。
八月 , 京兆长安八县旱 。 十月 , 乾郑二州、河南寿安等十四县旱 。 十一月 , 开封、大名管内及许、沧、单、汝、乾、郑等州 , 寿安、长安、天兴等二十七县旱 。
情况越来越紧急 , 一直到淳化二年闰二月 , 赵光义再次祈雨 。 这次祈雨和上次祈雨之间已经过去了十一个月 , 也就是连续十一个月 , 中原地区依然没有大规模的降雨 , 全国从上到下都急坏了 。
闰二月这次的祈雨没把雨水盼来 , 反倒祸不单行等来了蝗灾——“鄄城县蝗” 。 赵光义这次真的慌了 。

皇帝为何敢用自己的命来赌下雨?

文章插图

赵光义
三月二十九 , 赵光义怒气冲天地丢给宰相吕蒙正一张纸条 , 上面赫然写着:“朕将自焚 , 以答天谴!”(《宋史·太宗本纪》)所有人都胆战心惊 , 不知道怎么应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