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 二 )


历代鉴水专家对水的判第很不一致,但归纳起来,也有许多 共同之处,就是强调源清、水甘、品活、质轻 。
对水质轻重,特别好茶的乾隆皇帝别有一番见解,他曾游历 南北名山大川,每次出行常令人特制银质小斗,严格称量每斗水 的不同重量 。 最后得的结果是北京西郊玉泉山和塞外伊逊河(今承德地区境内)水质最轻,皆斗重一两 。 而济南之珍球泉重一两 二厘;扬子江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 。 至于惠山、虎跑,则各为一 两四厘;平山一两六厘;清凉山、白沙、虎丘及京西碧云寺各为 一两一分 。 有无更轻于玉泉山者,乾隆说:有——即雪水 。 但雪 水不易恒得,故乾隆以轻重为首要标准,认为京西玉泉山为天下 第一泉 。 不论其确切与否,这也算一种观点 。 玉泉山被称为“天 下第一泉”,其实不仅因为泉水水质好,一则乾隆皇帝偏爱,二 则京师当时多苦水,明清宫廷用水每年取自玉泉,三则玉泉山景 色当时确实幽静佳丽 。 当时的玉泉于玉泉山南麓,泉水自高处 “龙口”喷出,琼浆倒倾,如老龙喷汲,碧水清澄如玉,故得玉 泉之名 。 可见,被视为好水者,除水品确实高美外,与茶人的审 美情趣有很大关系 。
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何止玉泉山,因历代评鉴者观点 和视野、经历不同,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者大约也有六、七 处 。
最早被命为天下第一泉者,据说是经唐代刘伯刍鉴定的“扬 子江南泠水”,又称“物子江心水、中零泉”等 。 此泉位于镇江金 山以西扬子江心的石弹山下,由于水位较低,扬子江水一涨便被 淹没,江落方能泉出,所以取纯中冷水不易,这种现象也确实有 趣,加之附近江水浩荡,山寺悠远,景色清丽,故为茶人和大 诗人所重 。 再加上李季卿与陆羽品泉的一段故事就更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 著名民族英雄文天样即有诗曰:“扬子江心第一泉, 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 仙 。 ”
据张又新《煎茶水记》所云,陆羽所认定的“天下第一泉” 是江西庐山的谷帘水,而把扬子江心南泠水却降到了第七位 。 此 泉在庐山大汉阳峰南,一泓碧水,从涧谷喷涌而出,再倾入潭, 附近林木茂密,绝少污染,故水质特佳,具有清冷香冽,柔甘净 洁等许多优点,用以试茶,具说不仅味好,而且沫饽云脚如浮云 积雪,在特别重视沫饽育华的古代尤被珍视 。
还有云南安宁碧玉泉,据说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认定 为“天下第一泉” 。 此泉为温泉,以天然岩障分为两池,下池可就浴,内池碧波清彻,奇石沉水,景既奇,水又甘,故可烹茶, 故徐氏亲题“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认为“虽仙家三危之露,伟地八巧之水,可以驾称之,四海第一汤也” 。
济南之趵突泉,早在郦道元于北魏时期所著《水经注》中即有记述,经《老残游记》的艺术渲染,更吸引多少名士和游人前来观赏品味 。 据说,早在宋代就有曾巩以之试茶,盛赞其味,故 也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泉” 。
还有峨媚山金顶下的玉液泉,据说是王母令玉女自瑶池所引 琼浆玉液,故被视为“神水” 。
至于各地自判的名水便更多了 。 特别是产茶胜地,多有好水 相伴,其实多不在所谓诸多“天下第一泉”之下 。 如龙井茶配虎 跑水,顾渚茶配金沙泉,皆被公认是最佳组合 。 还有无锡惠山泉 水,向来被认为是不可多得之物 。 历代著名茶人往往长途跋涉, 专门运输储存 。
中国茶学家不仅重视泉水,对江水、山水、井水也十分注意 。 有些茶学家认为,烹茶不一定都取名泉,天下如此之大,哪能处处有佳泉,所以主张因地制宜,学会“养水” 。 如取大江之水,应在上游、中游植被良好幽静之处,于夜半取水,左右旋搅,三日后自缸心轻轻舀入另一空缸,至七、八分即将原缸渣水沉淀皆倾去 。 如此搅拌、沉淀、取舍三遍,即可备以煎茶了 。 从现代观点看,这种方法可能不如以加入化学物质使之直接洁净省时省工,但对古人说,却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自然之法,也许更符合天然水质的保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