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反对格物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错了吗?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格物致知”一词的意思是:探求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取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
按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看,这不是很简单明了的道理吗?
文章插图
然而明朝的大思想家王阳明实践了“格物致知”的方法,“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然后啥也没格出来,还大病一场 。王阳明思考认为朱熹错了,“格物”不能“致知” 。
现代人眼里这么很简单明了的道理,为什么王阳明会认为它错了呢?
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我们先看看古代“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再来看他们的观点呢谁对谁错 。
“格物致知”这个词出自《礼记·大学》 。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也就是说,格物致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可是《大学》没有解释“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也没有其他早期文献提到过这个词 。
按照儒家的传统思想,先圣的话总是不会错的,既然先圣留下的文字的意思不清楚 。我们用正确的意思来解释它就行了 。
所谓“六书注我”,“我注六经”,正确与否的标准其实是作注者本人的观点决定的 。于是各位大儒都各有各的解释 。
文章插图
比如司马光说:
格,犹扞也、御也 。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
“格”被解释为“抵御”,物被解释为“外物”,知被解释为“道” 。简单的说,就是人只有抵御外物的能力才能领悟“道” 。
程颐说:
‘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但是,“因物有迁,迷而不知,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 。
他的意思是,每个人其实都有格物致知的能力,但由于常为事物的变幻莫测所迷惑,而不能获得对天理的认识,所以圣人便欲格物,使天理显现出来 。
朱熹是认同程颐的解释的: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
朱熹将“格”解释为推究,把“物”解释为“天下之物”,推究的目的是穷理,穷理之后就致知了 。
王阳明说: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
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
王阳明指出“知”指的是“良知”,把“知”的内涵扩充到“知识”的层面是错误的,致知是自己的良知推及到“事事物物”上去 。根据这一解释,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就成了心学的源头 。
程颐和朱熹讲的“知”的基础是穷天理,它不仅包括伦理方面的良知,也包括知识的概念 。司马光也是把道和“人欲”对立起来的,能抵制外物诱惑,控制欲望,才能悟道 。
文章插图
以现代的观点看,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古代哲学,是还没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就企图回答问题 。
比如”格物致知“的问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理“,就认为可以穷理 。没有搞清楚良知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就讨论如何”致知“ 。都不知道如何”格“,就开始讨论”格物致知“ 。
推荐阅读
- 翡翠珠子为什么不好出 翡翠珠子不好出的原因
- 番茄畅听为什么提现失败
- 赵薇为什么不嫁苏有朋 原来是这样的
- 番茄畅听iPhone苹果手机为什么没有福利
- 番茄畅听邀请新人为什么没奖励
- 端午节为什么要戴花绳 端午节要戴花绳的原因
- 铁粉为什么是黑色
- 上海洋山港为什么建在浙江
- 为什么荣耀战力越加越少
- 狼殿下中皇帝为什么杀大皇子 狼殿下中皇帝杀大皇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