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重口味,富人淡口味?

川菜的口味特征可用麻辣来描述,贵州菜可用酸辣来描述,湖南菜则可用干辣来描述,但你能用最简短的词描述兰州拉面、沙县小吃、天津煎饼、麦当劳、肯德基的味道么?而日本料理、广东海鲜、潮汕菜之类,更不可能用最简短的词来概括其味道特征 。
从传播角度来说,特征越是单一、鲜明、强烈的东西,辨识度就越高,越容易在同类中获得更多注意力 。 辣或许是我们能感知的味道中辨识度最高、刺激性最强的,以辣为特征的菜系很容易优先获得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得出中国人口味在变辣的结论 。

穷人重口味,富人淡口味?

文章插图

而粤菜、潮汕菜、日本料理这类味道丰富细腻微妙的饮食,无论怎么扩张,我们都很难用某某味道征服中国这样的话来概括 。 与之相似的还有欧洲葡萄酒与北京二锅头,尽管品酒师和经销商们发明了无数似是而非的词来形容它精妙无穷的口味,事实上除了古怪的酸涩之外,没有人能说得清它的味道,二锅头的“辣”就直截了当得多 。

【神圣万能的辛辣】

什么是辣味?《重口味胜利的逻辑》给出了经典的科普解释:
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类似触觉的感觉 。 辣椒素是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被烧灼的疼痛感,与纯粹依靠味蕾来转换刺激信号的甜、酸、苦、鲜等其他味觉有着根本的区别 。 辣带给我们神经的刺激与被火烧灼伤时热的痛觉是同类 。

既然辣是一种疼痛,嗜辣又是怎么会事?
有科学家提出用benign masochism(良性自虐)的理论解释为什么人类喜欢辣椒对口腔产生的疼痛、灼烧感——当人类吃下一口辣椒时,趋利避害的本能告诉我们自己正身处危险之中,然而理性又告诉我们自己很安全,这种安全享受危险的感觉,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感 。 这和一些人喜欢玩过山车或者看恐怖电影是同样的道理 。

穷人重口味,富人淡口味?

文章插图

从效用上说,辣是调味品中最具有遮蔽性的味道——请想象一下在大闸蟹、高级刺身和鱼子酱中加入红辣椒后的味道 。 它确实是所有追求丰富细致味觉菜式的敌人 。 但如果想弱化食物中不喜欢的味道,大约找不到比辣椒更便宜、高效的办法了 。

所以,人们通常倾向于从辣椒的效用上解释为什么有的地方嗜辣 。 譬如,有人认为嗜辣除了刺激食欲,主要是用来掩盖食材不新鲜的味道 。 但我们今天已很难从中国嗜辣地区找到这一用途的可信证据 。

不过,在嗜辣的印度南部,我们倒是可以看到它重要的效用:这些地方虽被算作稻作区,但有些地方的穷人实际上经常要食用木薯、芋头之类带有气味且难以下咽的食物 。 没有以辛辣著称的咖喱,这些粗糙的食物确实难以下咽 。

在十七世纪辣椒传入印度前,咖喱的特点就是辛辣且香味浓郁,只不过辛辣味由姜黄提供,辣椒传入后,它立即成为咖喱中提供辛辣味道的主力 。 印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咖喱配方,但辣椒和姜黄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

穷人重口味,富人淡口味?

文章插图

辣椒传入中国几乎与印度同时,它从传入中国到被广泛接受,正好与清中叶人口大规模增长、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同步 。 而川、贵、两湖、赣这些地区在辣椒传入中国时,刚刚经历了大规模移民迁入,即“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 在饮食偏好被打碎重组,且处于食物不断匮乏的地区,或许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广泛接受辣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