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大便,治疗肠道感染?

美国罗得岛州北普罗维登斯的玛丽恩·勃朗宁(Marion Browning)已经黔驴技穷了 。 近一年来 , 这位79岁的退休护士深受慢性腹泻之苦 。 这个痛苦历程 , 是从医生给她开了抗生素 , 治疗憩室炎(diverticulitis , 结肠壁上形成的小囊袋即憩室所发生的炎症或感染)开始的:抗生素同时杀死了勃朗宁肠道中的有益细菌 , 令一种能够产生毒素的微生物——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接管了肠道 , 开始在她的整个肠道内作乱 。

几个月中 , 勃朗宁不停进出医院 , 医生开了大剂量的抗生素给她 , 以控制艰难梭菌感染 。 每个疗程结束时 , 她都会好上一段时间 。 然而 , 她体内的艰难梭菌十分难缠:总会有少量细菌逃过一劫 。 几天内 , 它们就会开始增殖 , 折磨人的腹泻随即卷土重来 。 使用了4个疗程的抗生素后 , 胃肠病医生说 , 他已经用尽了他能想到的所有方法 。 医生建议勃朗宁去找科琳·凯利(Colleen Kelly)——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的一位临床教学工作人员 , 她正在试验一些新疗法 。
凯利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很合乎逻辑的治疗方案 , 但又似乎不大像是个医学方法 。 她告诉勃朗宁 , 一般而言 , 人体肠道内的有益细菌会维持一个动态平衡 , 抑制致病菌的增殖 。 这种均衡偶尔可能会被打破 , 比如标准的抗生素治疗时 , 不过最后总会恢复平衡 。 勃朗宁自身的菌群已经失去了恢复平衡的能力 , 而且可能是永远失去 。 尽管如此 , 凯利认为依然有办法让勃朗宁恢复:采集健康者的便样 , 稀释后注入勃朗宁的结肠 , 或许就能让勃朗宁的肠道菌群恢复正常 。 假如供者大便中的有益细菌掌控了局势 , 在肠道安营扎寨 , 那么艰难梭菌就会被排挤出局 , 勃朗宁就将痊愈 。
勃朗宁从未听过这样的疗法——可以叫做排泄物移植、排泄物细菌疗法或排泄物种群重构 , 但她愿意做任何尝试 。 凯利让勃朗宁去找一位健康的便样提供者 , 她选择了自己49岁的儿子 。 2009年秋天 , 勃朗宁接受了常规肠道清洁 , 然后是结肠镜检查 , 而她的儿子在前一天晚上服用了通便剂 。 凯利稀释了大便样本 , 然后利用结肠镜将稀释溶液喷洒到勃朗宁的大肠内 。 勃朗宁的腹泻在两天内即告好转 , 自此再未复发 。
【移植大便,治疗肠道感染?】“我不明白的是 , 采用这种疗法的医生为什么这么少呢?”现年80岁的勃朗宁说 。 这种疗法本可惠及数千患者 , 但美国的法规、研究条例 , 加上本能的恶心感等复杂因素 , 也许是该疗法无法推广的阻力 。
【危险的肠道感染】
勃朗宁并不是唯一的成功案例 。 目前为止 , 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十余位临床医生在医学期刊中报道了自己施行的大便移植案例 , 已有约300位艰难梭菌感染患者接受过这类治疗 。 患者中 , 90%以上的人完全好转 , 这是前所未有的治愈率 。 “对于任何疾病 , 尚没有一种药物的治愈率可以达到95% 。 ”凯利说 。 而且“这种方法既便宜又安全 , ”劳伦斯·布兰特(Lawrence Brandt)说 。 他是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外科教授 , 从1999年开始采用该疗法 。
然而 , 截至目前 , 大便移植依然是一种小众疗法 , 只有体制允许、不惧恶心的胃肠病医生才会采用 。 若要让这种疗法得到广泛接受和专业团体的推荐 , 进入医保范围 , 研究人员就需要开展严格的随机临床实验 , 看看与未使用该疗法的患者相比 , 使用了该疗法的患者的康复程度如何 。 凯利和其他科学家已经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 , 准备提交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 申请经费资助 。 然而 , 一个始料未及的障碍摆在眼前:NIH批准任何临床实验之前 , 都得先由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确认 , 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类 。 FDA认为 , 研究对象主要可分为药品、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如疫苗与组织产品)三类 , 而大便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