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 , 在于直抒胸臆 。感情的难以抒发 , 在于抽象 。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 , 往往一字不用 。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 。对“一丘”称“欲” , 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 , 思“东林”于是“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 , 这使得作者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 , 穷愁潦倒;感受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 。这种写法 , 有如画中白描 , 不加润色 , 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 。而读者读来并不感到抽象 , 反而显得诗人的率真和诗风的明朗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应举不中、滞留至秋天时 , 即开元十五年(727)至开元十七年(729)间 。科举考试 , 在春天举行 , 落榜后不离开长安 , 一般是准备来年再考 。孟浩然未必没有这样的打算 。但秋天到来时 , 他在长安待不下去了 , 就写了这首诗寄给远方友人远上人 , 抒发悲怀 。
作者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原文、作者】孟浩然(689-740) , 男 , 汉族 , 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 , 字浩然 ,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 世称“孟襄阳” 。浩然 , 少好节义 , 喜济人患难 , 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 , 唐玄宗诏咏其诗 , 至“不才明主弃”之语 , 玄宗谓:“卿自不求仕 , 朕未尝弃卿 , 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 , 后隐居鹿门山 , 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