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生长需要的水分,主要靠自然降水供给 。 我国茶区虽多处在湿润与半湿润地区,但由于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因子复杂,雨水分布既有地区的差别,也有季节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月中,分布也捉摸不定,时多时少 。 例如华南茶区,年降水量大多在1500毫米以上,多的可达2500毫米以上,以4~9月份雨量较集中,要占全年雨量的75%左右,但由于当地气温较高,常使年蒸发量接近或超过年降水量;另外,还经常出现强度大、次数多的暴雨,因此雨水地表径流与土壤蒸发较多,而能保存土壤中供茶树吸收利用的水分相应减少,尤其在冬春雨水很少,茶园常有旱情 。 西南茶区也常有冬、春连旱现象 。 但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春季雨水连绵,到7~9月,夏秋季又常出现间断性高温干旱,直接影响茶树生长和优质高产的形成 。 这种雨水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匀,既分散又难以预料 。 因此及时采取旱季 园补充性灌溉措施,有利于实现稳定茶叶产量和品质 。 实践证明,凡在干旱季节对茶园进行合理灌溉的,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增产提质效果 。
⑴茶园灌溉时期
茶园灌溉的效果高低,虽然与灌水次数与灌溉水量有关,但更重要的还要看是否适时,也就是说要掌握好灌水的火候 。 我国茶农历来对灌溉有三看的经验:一看天气是否有旱情出现,或已有旱象,是否有发展趋势;二看泥土干燥缺水的程度;三看茶树芽叶生长与叶片形态是否缺水 。 现在人们已在三看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茶园灌溉的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科学地确定茶园灌溉的适宜时期 。
茶园灌溉的生理指标 茶树水分生理指标能在不同的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下直接反映出体内水分的实际水平 。 例如细胞液浓度,新梢叶水势(可用兆帕斯卡Mpa表示)等对外界水分供应很敏感,与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温湿度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 如果上午9时前测定,细胞液浓度低于8~9%,叶水势高于-0.5Mpa,表明茶树树体内水分供应较正常,若细胞液浓度达到10%左右,叶水势低于-1.0Mpa,表明树体水分亏缺,新梢生育将会会受阻,这时茶园需要灌溉,及时给土壤补充水分 。
茶园灌溉的土壤温度指标 土壤含水量多少是决定茶园是否需要灌水的主要依据之一 。 由于茶园土壤质地的差异,其土壤的持水特性和有效水分含量变化较大,因此为使不同质地土壤的湿度值具有可比性,一般土壤的湿度指标值应采用两种方法表示:一是采用土壤绝对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相对百分率表示,例如当茶园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左右时,茶树生长旺盛;降到60~70%时,茶树新梢生长受阻;低时60%时,新梢即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以茶园根系层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70%时,作为开灌指标;二是采用土壤湿度的能量值,即土壤水势来表示,它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的供水能力大小,要比以土壤含水量表示更加适当 。 当土水势(与土壤吸力绝对值相等,符号相等,符号相反)在-0.01~-0.08Mpa时,茶树生长较适宜 。 茶园土壤水势可用土壤张力计直接测知,当土水势值达到-0.1Mpa以上时,表示土壤已开始缺水,茶树生长易遭旱热危害,应进行茶园灌水 。
茶园灌溉的气象要素指标 主要气象要素加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的变化和茶园水分的消长密切相关 。 在生产实践中,应密切注视天气的变化与当地常年的气候特点,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参照茶树物候学观察进行综合分析,监视旱象的发生 。 近年研究认为,当日平均气温接近30℃,最高气温达35℃以上,日平均水面蒸发量达9毫米左右,持续一星期以上,这时对土层浅的红壤丘陵茶园,就有旱情露头,需要安排灌溉 。
推荐阅读
- 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 适用无公害茶园的农药和肥料
- 茶树病虫害防治
- 茶园的规划与建园
- 秋末茶园管理抓三条
- 茶园光线与制茶品质
- 茶园覆盖
- 茶园病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 夏季茶园的有效管理措施
- 有机茶园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