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联系和区别

一、二者联系
1、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基础都是儒家“仁”的头脑 。
2、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的本性没有区别 。孟子和荀子都以为人性可以在后天改变 。
3、性善论与性恶论同样 是通过“求”与“学”的实践原则, 从而到达儒家“仁政”理想, 这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
二、二者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 。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 。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 。为了使人们向善,他提出了性恶论 。
2、根源不同 。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 。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 。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 。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 。
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 。
孟子强调心性本心,荀子强调本能欲望 。由此也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 。孟子站在性善论的观点上必然强调人的内心修为,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 。而荀子力主性恶,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走的是孔子“约之以礼”的路线,“礼”也就成为荀子学说的中坚术语 。

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联系和区别

文章插图
拓展资料
1、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向善论 。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
2、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
(资料来源:性善论——百度百科)
【性恶论与性善论的联系和区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