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沉淀的茶文化( 三 )


以产茶地的傣族饮茶而言 , 他们对茶的加工一般是摘大叶进行粗加工 , 也是就把茶晾干后在锅上用火烤得略焦 , 饮用时用热水冲泡即可饮之 。 味道都是茶的本味而略带糊味 。 这种饮茶方式多在低海拔区 , 并为产茶地居民的基本喝茶法 。 由此产生的一些茶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少变化性 。 布朗人把新采的嫩茶尖干焙好 , 趁热放入竹筒 , 置火塘过进行烘烤 , 待竹筒的皮烧焦后取出 , 以备喝水时饮用 , 其味兼有茶竹之馨香 。 同时布朗族还有饮酸茶的习惯 。 他们把嫩茶放入锅中煮沸 , 随即置有阴暗处半月进行发酵 , 发酵之茶又倒进竹筒埋于地下四十余天 , 取出便成 。 云南“凤庆”是“滇红”茶的发源地 , 历史上曾有每年一度的“春茶会” , 其中有名的“顺宁茶”、“凤山春蕊” , 备受当时内地茶客的亲睐 , 马帮贩此多得厚利 。 明代徐霞客所品“太华茶”便是凤庆所产 。 其茶随一年四季的变化配制风味不同的“茶” , 茶便显出其“艺术性” , 四季茶名曰:清明春尖 , 云雾玉露、金秋谷花 , 银霜太华 。 这里所饮之茶多经细炒加工 , 不配其他料 , 便用开水冲沏 , 所冲之茶 , 头道清 , 二开三开味道溢出 , 茶之香气遍入心扉 , 味道醇厚苦中带甜 。 沧源佤族饮茶则多是高浓缩的茶叶 。 据说他们喝茶时 , 用一大沙罐放在火塘正中 , 水滚以后 , 约放半斤绿茶 , 一直煮到茶水只剩几口为止 , 方才饮下 , 味道非常 , 茶汁极苦 , 但回甜效果极佳 , 饮之则能除百病 。 大理白族用茶独特 , “三道茶”为其代表 。 “三道茶”的饮法 , 大约在唐宋的南诏大理国时就已开始 , 当时南诏大理的上层社会用此作成宫廷茶点 。 史称 , 每当上层贵族进行盛大庆典及宴饮贵宾之时 , 首先便要用三道茶来款待 。 随后“三道茶”进入寻常百姓人家 , 现今的白族人民凡遇嘉庆佳日或招待贵宾时仍用其作为上等饮品 。 “三道茶”用云南绿茶的精品 , 分别配以核桃?乳扇、蜂蜜、生姜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进行特殊加工而成 。 具体加工的程序是:首先把茶及配料放入小砂罐在火上烤 , 一直到略成黄色时冲入少量滚沸之水 , 然后斟进陶茶盎 , 再冲少许开水即可饮之 。 晕时再把砂罐加满开水 。 每斟一次称为一道 , 一般以三道为限 。 每何况示各有千秋 , 头道苦 , 二为甜 , 三则回甜 。 当然 , 饮好茶定要有好泉 , 大理白族用于“三道茶”的水 , 多是苍山脚下的名泉--银箔泉之水 。 “三道茶”的味道清香爽口 , 高雅舒心 , 是一种极高的“审美”情趣 。 保山昌宁的“磨锅茶” , 确是“老茶罐”所嘉好的高档饮品 。 制作时 , 把新采的上好嫩叶放入锅中杀清 , 温凉之后 , 再行反复揉制 , 随即再入锅中多行磨揉 , 而后铺在蔑垫上吹风晾晒 , 让叶梗上所含孕的水汽渗入叶片内部 , 又在锅中反复焙磨 , 直到每片茶叶形如米粒 , 晶亮如黑玉时为止 。 此茶制作独特 , 未开汤时香气早已透人肺腑 , 冲入开水后 , 异香扑鼻 , 并有扑扑之声而出 , 真是“声、色、味”俱全 。 据称昌宁的联席乡有棵直径一尺四寸 , 树幅两丈一尺多的古茶树 , 可见云南产茶之早和产地之多 。 滇西北藏族用茶则又有独特风采 。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离不开的主要饮料 , 这是因为他们居住在高海拔地区 , 多食肉及乳制品 , 因而没有茶不行 。 早、午、晚必定要三四碗酥油茶下肚方觉有劲 。 接待尊贵的宾客 , 哈达、檀香、藏香、酥油茶是四宝 , 缺一不可 。 酥油茶的制作方法便是将砖茶久熬成浓汁 , 把所熬茶汗倒进酥油桶 , 再加入酥油、盐及欺了香料 , 使一“搅棒”来回的茶筒中上下抽动 , 让其混合成“水乳交融”状 , 沥进木茶碗就可饮用 , 喝后能产生许多的热卡 , 就能越高山 , 跨草原 。 这种饮茶的特殊习惯确也构成了滇西北高原藏族人民的一大文化特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