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第一部分 。这十二句以真珠为主人公 ,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 场景则似在洛苑的一座高楼之上 。这十二句留下了诸多悬念:如此一位多才多艺的美人 , 何以遭到她心上人的冷遇?她的那位“花袍白马”彻夜不归 , 又究竟去了何处呢?这些问题在第二部分的四句中作了解答 。
“市南曲陌无秋凉 , 楚腰卫鬓四时芳 。”“楚腰”用楚灵王好细腰美人事 , “卫鬓”用卫子夫因发多而美深得汉武帝宠幸被立为皇后事 , 比处皆借指“曲陌”中**的妖容冶态 。这两句意为:洛阳城南曲折的巷陌是**的聚居之地 , 那里一年到头热闹非常 , 浓妆艳抹的**多得如同四季盛开的鲜花 。
“玉喉窱窱排空光 , 牵云曳雪留陆郎 。”“陆郎”语出乐府《明下童曲》“陆郎乘班骓” , 原指陈后主的狎客陆瑜 , 在此处可以理解为泛指那些时常光顾“曲陌”的纨绔子弟 , 或者理解为特指真珠的那位“花袍白马”亦无不可 。这两句说:**们轻舒歌喉 , 歌声美妙 , 嘹亮入云 , 她们娇态毕露 , 拉扯着那班荡子的衣衫 , 殷勤地挽留他们 。
以上四句 , 场景转换到了“市南曲陌” , 主人公也换成了“楚腰卫鬓” 。这四句暗示出那位“花袍白马”的行踪 , 而真珠失宠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
这首诗文字较为艰涩 , 寓意也较深曲 , 其主旨何在 , 颇费索解 。当然 , 此诗有可能是一首纪实之作 , 诗人据所见或所闻 , 直书其事 , 以表达对真珠不幸遭遇之同情 。如果联系李贺坎坷蹇塞的身世及其创作继承了《楚辞·离骚》“美人香草”的比兴传统等因素来考虑 , 则更有可能是一首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感的作品 。诗人通过娼妓妖媚惑人、名姝反遭冷落这一鲜明的对比 , 揭露了兰蕙摧折、萧艾方滋的社会现实 , 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牢骚愤懑之情 。姚文燮注《昌谷集》 , 以史证诗 , 虽多穿凿附会 , 但他指出此诗“托言以明所遇之不偶” , 可谓先得我心 , 故其言对理解此诗的主旨颇有启示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 有两点较为显著:
第一 , 结构奇突 , 通过反跌的手法 , 有力的强化了主题 。
这首诗的结构很不匀称 , 前一部分为十二句 , 后一部分只有四句 。前十二句诗人用浓墨重笔 , 从才艺出众、气质雍容、姿色美艳、妆饰华贵、感情深沉专一等各个侧面 , 精心地刻画出一个动人的美女形象 。但后四句陡然逆转 , 却又把这一形象的价值轻轻地一笔勾销了 。而且前十二句越是把真珠描绘得可爱可贵 , 其结果却是她越被反跌得可叹可悲 。这种奇突的结构形式 , 更加深刻地突出了真珠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 , 有力地强化了全诗的主题 。
推荐阅读
- 题薛赓笙夫妇合欢小影六首其二原文、作者
- 维扬会张曼老陈莹中分韵得柳字原文、作者
- 越州歌原文、作者
- 百宜娇秋日客园见桃花原文、作者
- 余比出疆以茶遗馆伴乃云茶皆中等此间於高丽原文、作者
- 鹊·晒翅原文、作者
- 和陶诗蜡日原文、作者
- 题邹南皋太平山房图其三原文、作者
- 送余伯扶重游武昌原文、作者
-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