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中国入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中国入世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文章插图
一、“入世”后的利与弊 (一)中国“入世”将形成“三赢”的结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中国、美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三赢”的结果 。众所周知,尽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其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七位,并已经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国,21世纪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将是不完整的,其作用必将受到很大影响,中国“入世”是WTO实现其普遍性的需要 。对美国来说,中国加入WTO实现了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格局和利益关联的一般需要,并可逐步解决对华贸易巨额赤字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实现了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适应症WTO的目的,中美双边协议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根本原则 。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意义十分重大,它意味着中国可以依法享受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幼稚工业的保护、出口补贴、关税制度的弹性规定 。例如,汽车行业六年后中国仍能保有25%的进口税税率,农业领域中大部分市场还只允许国家专营(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化肥等),以确保国家有足够的宏观调控手段,避免损害农民的利益;银行业也是按照过渡期逐步实行开放,而且,有些领域仍然没有开放市场,或者说还须经过中国政府审批 。上述缓冲的机会只有发展中国家才有权利享受 。在中美协议中没有出现类似禁止中国引用WTO例外条款的内容,说明中国可以引用专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客观上承认了中国所具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可以引用幼稚工业保护这样的例外条款,在国内市场受到外来的强烈冲击而招致损害时,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加以补偿 。总之,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入世”,它确保了“入世”后所承担的义务与中国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大大减少了“入世”后造成对中国产业的负面影响 。(二)中国“入世”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多年的实践证明,愈是改革开放较早的行业,发展就愈快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处于十分关键的时刻:国企改革问题、市场疲软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中国经济遇到的所有困难全部都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大局,处理不好这些关键问题,不进则退;加入WTO,从改革开放的逻辑上讲,可以借助外资和外在的推动力,促进改革进一步发展,突破改革进程中的瓶颈问题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成功“入世”,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中国“入世”将有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以一个有巨大潜力和庞大的经济体系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可以在规则上发挥影响力,参与规则的制定,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执行,从而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讨价还价中的分量,促其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加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和与世界经济的互接互补;与此同时,有助于打破国内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借鉴各成员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验,加速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法治建设 。(四)中国“入世”将会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综合国力 据研究测算,中国到完成各项加入WTO的承诺之后的2005年,其GDP和社会福利收入将分别提高1955亿元和1595亿元人民币(1995年价格),占当年GDP的1.5%和1.2% 。其如此巨大的收益主要源于根据比较优势重新配置资源所导致的效率提高 。此外,中国“入世”之后为某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例如纺织品进口的发达国家,已于1995年开始实施逐步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的协议,但对中国一直在增加纺织品配额限制,并要求中国继续签订配额的协议,减少了中国纺织品出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其规定,在2005年之前须分阶段取消纺织品配额,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歧视性配额将被取消 。纺织品、服装和鞋帽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约占中国对外出口总量的20% 。除纺织服装业外,加入WTO,对中国部分化工产品及部分钢铁产品也是有利的 。对已具规模和技术成熟的彩电、洗衣机、电风扇、自行车、玩具、制笔业、文教用品、食品罐头行业和部分机电产品也是有利的 。(五)中国“入世”将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拉动内需 从长期看,中国“入世”后将会大大改变投资环境,法律的透明和国民待遇的实现将会吸引大量外国资本 。据预测,到2005年将能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而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吸收的外资也没有超过2500亿) 。“入世”后经济效益的产生,来自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后,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效率收益;但上述效率收益并不是在各产业部门间平均分配的,其结果必然是进行较大的经济结构的调整 。汽车、仪器仪表、棉花、小麦等受到保护的部门和资本密集型等部门,其产出水平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而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将会受益,一句话,加入WTO也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六)“入世”后将会带来一些体制上的震动和冲突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WTO的基本原则之间存在一个根本共同点即市场经济 。但是,现行的经济体制与WTO的基本原则之间也存在许多重大差距 。例如,除了经济方面的以外,还有理念、文化、政治、传统等方面的诸多差异性,它们必然会带来体制上的巨大震动和冲突 。一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面是遵循世贸组织的“通则”参与国际分工,一系列崭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会摆在我们的案头,需要运用世界市场经济的一般通则,结合中国的实际重新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局面更复杂了,形势更严峻了:与其高喊WTO是“狼来了”,不如将其视为一把“双刃剑” 。问题在于如何将之运用自如,使其能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近期遇到的课题例如有某些失去保护的行业或大中型国有企业会受到较大冲击,其性质、时间、范围、程度,与“入世”之前相比,均不能同日而语;合资或独资企业的行业覆盖范围、规模、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与今天相比,都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简而言之,体制上的差异性调整和适应需要很长的时间 。(七)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可能性增加 加入WTO之后,中国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增加,固定资本投资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依赖也会增加 。尤其是,按承诺的期限,若干年以后,银行、证券、外汇等市场全面开放之后,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必将十分明显,国际金融风波对中国的影响也将会甚于以往 。诚然,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并不等于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但尽管如此、对中国银行体系也会带来巨大冲击 。金融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八)劳动力部门转移将会产生重大调整,就业压力将会增大 中国农业部门所占的就业比重很高,占就业人口总量的60%以上;由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较差,在粮食等大宗产品生产上缺乏优势,价格与国际市场存在差距,“入世”之后,农产品市场受冲击较大,大量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据研究,从1999年到2010年间大约近100万农业劳动力需转移到其他部门 。劳动力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或称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带来相应的调整成本 。此外,“入世”之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大幅下降必将对竞争力不足的产业产生冲击,信息、金融、化工、制药、汽车、机械等某些资金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和产品将会被迫逐渐退出市场,从而造成新的就业压力 。1999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700万人左右,每月生活费为人民币170元、加上代缴的社会保险费可领取253元左右 。下岗职工人数的激增,在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必然为国家财政带来新的压力 。(九)将会加大收入分配不公 “入世”后对农业部门的冲击很可能会导致农村居民的收入减少,虽然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其他部门,但到2005年,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将会比基准情景下降2.1%左右,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实际收入则会增加4.6% 。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的扩大,将会为社会稳定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 。(十)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强化将会让出一定的市场份额 知识产权涉及每一个行业,但它本身又不专属哪一个行业 。中国“入世”后,必须要全面履行自己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是对假冒、盗版行为进行有效、有力的打击和制裁,其结果将使那些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品牌、依靠仿制生存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最终不得不让出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从长期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想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更多地依靠和运用知识产权来激励和保护自己,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