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单盘打坐有效果吗?


大家好,单盘打坐有效果吗?

文章插图
打坐的目的是什么?1 。打坐是修定、静;遇到事情不乱不惊 。2 。打坐是参悟佛教文化;就是把自己学到的佛教文化在脑中重新回顾一下,总结一下:白天和别人都认为对的问题,与现在静下来时理解的是不是还一样;如理解的与白天理解的不一样,就把现在理解的列出来;等在经过学习深深理解后,在静下来时,在列出来,而后与前一次列出来的对照一下;在把现在理解的,在重新列出来,而后在学习研究,而后在对照,在重新列出来,这样重复研究理解在重复研究理解,悟的一次会比一次深,也就越来越接近完美 。(打坐时,要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不要产生妄念,有了妄念就很容易偏离所学到的正确知识 。)打坐之初,主要在于一个环境、三个调理 。首先,选择有利于入静的环境,如果在房间里打坐,室内光线明暗适度,空气通畅,温度也要适中 。室外坐禅,要选择幽静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惊扰 。我们这里说的是煅练初级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禅宗提倡的“身居闹市里,心无车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环境条件还是需要的 。下面接着说“三调” 。一、调身: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 。下额内敛,廷胸收腹,肩与胯上下垂直一线 。双腿最好结跏趺坐,如果不能双盘,更不要免强,避免腿痛不利于久坐 。但散盘容易使身体后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盘时要用一个薄一点的枕头垫在臀下,有利于身体平衡 。特别是冬天,打坐时,一定要把膝关节用毛毯之类的包住,因为双膝向内弯曲时,膝盖骨外则下边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开放的,容易进入凉气引起风湿 。另外,特别要提醒的是,用双盘打坐的,坐禅结束后要双腿前伸,两手按摩脚心,促进脚底血液遁环 。站起后两腿轮换侧仆压压腿或下下腰 。因为双盘容易导致腿部肌肉萎缩,腿骨变形成O型腿,走路飘浮无力,所以如果常期坚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侧压腿非常必要 。二、调气:保持呼吸细而匀而深 。细而不粗,听不到呼吸的声音;匀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缓一下急一下 。深而不浮,所吸之气虽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着它进入下腹气海(脐下丹田),三、调心:这是坐禅的关键,制心一处,不要散乱掉举 。坐禅的人开始习定时谈不上入定,最多达到入静就不错了 。但是心猿意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采取以妄制妄的办法,这就是调心 。方法很多,如念佛,参话头,观想,数息等等 。当然,这些调服妄念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所不同的是,我们是以一念制万念,最终此一起不起就是入静了 。入静是进入禅定的过程和手段,不是禅定的本身 。有些人坐禅时眼皮跳,其原因主要是你的眼睛处于似闭非闭的状态 。建议你要么睁开,对目前之物视而不见,要么就闭牢,一心内观,就不会再跳了 。打坐入静后处于“忘我”的状态时,容易出现幻觉,这是妄念意识常期熏染的积垢,不可执著它,用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对治 。有些人怕坐禅时走火入魔,呵呵,说句实在的,一般人还没有资格达到那个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 。我们最多出现幻觉使你神情恍惚,这些都是小儿科,不要把它当回事 。另外,连续坐静的人,只要每天坚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几天后,身上会出现象被很多蚂蚁噬咬的感觉,这里痒一下那里疼一下,你也不要理它,这是一种血脉活跃冲破毛细血管里微细病灶的良性表现 。几天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仲巴仁波切开示——打坐时的正确姿势与方法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 。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1、双足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上,称金刚坐(男士用) 。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足上,称如意坐(女士用) 。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金刚坐 。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双跏趺坐重心稳定,有利于身的放松和长时间静坐,而且双足交盘使血液流动大大减缓,减缓生理活动,又增加体腔的静压力,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便于入静 。初学者一时还做不到,则只将一足置另一足上(单跏趺)即可 。至于左足在上还是右足在上,请依照自己上师的传承为准 。再不行者双足交*散坐亦可 。2、脊直:脊椎的每一锥体如珠算珠子叠竖一般,自然正直 。由于自然生理弯曲造成的习惯,坐时腰锥易呈后突,应注意纠正 。3、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 。2、3项的具体做法::坐好后以头顶上领,整条脊椎上拔伸直,稍挺胸、肩张开,然后从上而下顺势放松,上半身便处于自然松直的状态 。这样不紧张不懈怠地维持下去即可 。2、3项做好了,则可以达到“松胸实腹”的效果,便于达到心静气沉 。4、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男),或者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女),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腿上 。(按有的传承,不论男女都采用第一种 。行者请依自己上师所教为准 。)容易散乱的人可以采用另一种手印:大拇指轻触无名指根,并轻握成拳,分置于膝盖上,手臂自然打直,保持两肩平衡 。5、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不是低头) 。这即利于颈锥正直,又可轻微压迫颈动脉,减缓生理活动,减低新陈代谢,便于入静 。6、双眼微闭:双眼半开,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 。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静物上 。(此静物应①较小②单色③形状简单 。如念珠 。)如易散乱可闭上只留一丝光线即可 。如易昏沉则可睁大眼睛,平视前方 。7、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 。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 。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按七支坐法做禅修,就能够调整、保持内气,让生命充满活力,并能产生内在的觉悟 。第1、2、4、5项——能引入遍行气;第2项能引入上行气;第2、3项能引入等住气;第七项能引入上行气;上述四种气流入持命气,五气合一时行者就能体验到觉悟 。注意事项:(1)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 。(2)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 。(3)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也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 。(4)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 。(5)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 。(6)意识的放松很重要 。可以想一下“以难得之身修难得之法多可贵”,“我在为度济众生而修无上法门”,带着慈悲喜舍之心态,微笑从心中泛起并形诸于色 。特别把眉心和下颏肌肉放松 。(7)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原则 。一开始做不到双跏趺便做单跏趺,再不行便散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