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意思和故事背景

意思是: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
故事背景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

负荆请罪的意思和故事背景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负荆请罪故事的人物介绍
1、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 。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 。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
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 。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 。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 。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
2、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主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 。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 。
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孝成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 。
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 。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的意思和故事背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