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来宝词(中国传统曲艺——顺口溜数来宝)
数来宝又名顺口溜、溜口辙、练子嘴,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 。一人或两人说唱 。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 。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 。
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 。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 。部分艺人演唱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
·
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串街走唱”和“撂地演唱”的过程 。由于艺人把商店经营的货品夸赞得丰富精美,“数”得仿佛“来”(增添)了“宝”,因而得名 。据说早在明朝初就有了数来宝的师承关系和13门户,清末民初的著名艺人有海凤、曹德奎、刘麻子、霍麻子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有高凤山、王凤山等 。北京一带有索、李、朱3家;江北有丁、郭、范、高、齐五家;江南有桃、李、杏、花、春五家 。数来宝进入小戏棚演唱始于明末清初,当时比较著名的艺人有曹德奎、刘麻子、霍麻子等 。
·
数来宝的表演为韵诵式的数唱 。传统唱词大都是即兴编唱,依一定的程式,凭借着演员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即兴创作的才能,讲今说古,类编排比、夹叙夹议 。唱词的句式为上六下七的上下句式,上句六个字可为三、三句式;下句七个字为二、二、三句式 。采用“大花辙”的押韵方法,上下句尾字要求同辙同韵(同一个声调),数唱中可穿插简短说白 。
·
数来宝艺人凭借广泛的生活知识,见景生情,即兴编唱,有的还能讲今比古,引经据典,夹叙夹议,积累了一些固定的套子词 。后来吸收了对口相声的表现手法,形成对口数来宝,进一步提高了艺术表现力,出现了一些针砭时弊的新唱段 。诙谐、风趣是数来宝的艺术特色之一 。数来宝的基本句式为上六下七,上句六字为三三,下句七字为四三、二五、二二三 。上下句的末一个字要合辙押韵,并且同一声调 。两句一组,可以一组一辙,也可以连续几个、十几个句组一辙 。唱句中还可以插入一些独白,如过口白、夹白等 。
·
数来宝在它的演化过程中使用过多种击节乐器,如高粱竿儿、钱板儿、撒拉机、牛胯骨、三块板儿、三个碗儿、开锄板儿(又名和平板儿)等 。现普遍使用七块板儿,大竹板儿两块叫大板儿,小竹板儿五块叫作节子板儿 。大竹板儿有多种打法,有演唱之前的开头板儿和演唱中的小过门儿,还可以打出种种花点儿制造气氛,有时摹拟某些音响,有助于表达唱词内容 。
·
数来宝的伴奏乐器几经演化,曾使用过钱板儿、撒拉机、牛掀板骨、三块板儿等 。后来普遍使用七块板即两扇大竹板(称为大舀)和五扇小竹板(称为节子),表演时用以击节伴唱,制造气口,衔接唱词,烘托气氛 。也可在演唱之前敲击出复杂的节奏、多变的音响作纯技艺性表演 。
推荐阅读
- 萁怎么读 萁读法
- 鼓浪屿位于中国哪座城市 鼓浪屿在哪里
- 关于自由的名言中国的人说的名言
- 关于中国移动通信的书籍有哪些
- 关于中国腾飞的事例或资料
- 关于中国山河全书中的好词好句
- 关于中国清朝时的动画片
- 关于中国军警类院校
- 关于中国崛起的小说有吗
- 关于中国近代史纲要刚要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