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主要人物历史故事介绍 三国演义魏国主要故事

魏国脱胎于晋国,和赵国、韩国一起被称为三晋 。魏国在战国初期可谓是横着走路没人敢挡路,在被齐国消灭了魏军精锐而顿失往日雄风 。
本文说一说魏国从建立到强盛再到开始衰落的主要事件(本文是魏国历史的第一篇文章) 。(资料来源:《史记》的《周本纪》、《魏世家》和《孙子吴起列传》) 。

魏国主要人物历史故事介绍 三国演义魏国主要故事

文章插图
本人宗旨
一、魏国祖先——毕公高《魏世家》开篇就说,魏国的祖先是毕公高的后代 。而且又说毕公高和周是同姓,也就是说毕公高的名字是姬高,周武王伐纣后,姬高被封在毕这个地方,于是以毕为姓 。
毕公高在《周本纪》的记载比较少,主要出现了四次 。
第一次出现是在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即位,周武王以太公姜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和毕公为左右,一起治理周部落,继承周文王的功业 。可见,当时毕公高的地位是很高的 。
第二次出现,是在周武王灭商后的第二天,周武王前一天进入商朝都城,用弓箭射自焚而死的纣王三箭,用轻剑击纣王尸体,用黄钺斩纣王的头,挂在大白旗下 。
然后,周武王离开商都城,回到了城外的周军营中 。第二天,周武王再次进入商都城,为了显示仁德,清扫都城的道路、修缮商社稷和王宫 。
一百名旗手开路,周武王的弟弟姬振铎(曹国始祖,也称曹叔振铎)在身边护卫武王,周公旦拿着大钺,毕公高拿着小钺,护卫在周武王左右 。
魏国主要人物历史故事介绍 三国演义魏国主要故事

文章插图
第三次出现,是周武王安定商朝后,让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辅佐纣王儿子武庚禄父治理商朝遗民,让召公释放被囚禁的箕子,让毕公释放被囚禁的百姓,表彰商容的闾巷 。
第四次出现,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临终前,怕太子姬钊(周康王)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重任,就让召公和毕公率领诸侯大臣们共同辅佐太子 。
周成王死后,召公和毕公率领诸侯们,一起簇拥太子姬钊来到先王的宗庙,告诫太子姬钊周文王周武王创业艰难,要好好干,做个好领导 。
然后,大家一起立太子姬钊为王,也就是周康王 。后来,周康王让毕公写策书,让百姓按照村落居住,划定周都城和郊区的界限,作为周都城的屏障,还把这些事情写成《毕命》,记录毕公的这些功绩 。
以上是《史记》《周本纪》中对毕公的记载,至于其他说法,例如毕公是不是周文王的儿子这样的观点(因为我之前写燕召公时,非有人较真说召公是周文王儿子),正史没说,我也不写 。
毕公的毕国肯定是几千家诸侯中的一个小诸侯,在春秋初期的诸侯兼并中肯定被灭掉了,在正史上,连个记载都没有 。毕国没灭后,毕姓为平民,有的居住在中国,有的居住在夷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