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蕴藏古人养生智慧 中华养生智慧


中华养生智慧(“伏”蕴藏古人养生智慧)
《宫沼纳凉图》 佚名(宋)
《山居纳凉图》 盛懋(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钟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钟葵 (翻拍)
“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 。今天是农历六月初二,庚申日,三伏天来了 。
三伏天的到来,古人称之为“入伏” 。
“三伏”是独立于二十四节气的另一个气候概念
因为“三伏”是独立于二十四节气的另一个气候概念,其计算方法也比较复杂,传统的“黄历”及现行的日历极少有明确标示,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每年何时“入伏”,何时“出伏”,只知道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 。
推算三伏天,要结合节气和干支纪日法 。节气要留意夏至和立秋,因这两个节气与初伏及末伏的确定有关 。干支纪日则要留意“庚”日,因“庚”的五行属性与“伏”的含义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计算三伏天的主要“参数” 。
每年的“入伏”时间,是“夏至三庚数头伏”,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头伏,从此日起至下一个“庚”日前的10日为初伏 。
如今年6月21日为夏至,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2日庚子,第二个“庚”日是7月1日庚戌,第三个“庚”日是7月11日庚申 。故从7月11日起便开始“入伏”,初伏时间是7月11日至7月20日 。
中伏从立夏后第四个“庚”日开始,截止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 。这段时间,短则10天,长则20天 。所以中伏有时是10日,有时是20日 。
如前年的中伏是10日,去年和今年的中伏都是20日 。
末伏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计算,共10天 。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三伏天便结束,也就是“出伏” 。
由此可见,三伏天有时候是30天,有时候长达40天 。
三伏与小暑、大暑并不重复
有人问,二十四节气中,已有小暑、大暑提示高温天气,为何古人还要另定一段日子为三伏天,是不是有重复之嫌?
实际上,三伏天与小暑、大暑并不重复,前者多在小暑之后处暑之前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一年中的暑毒之气,以夏末秋初为最,不仅高温天气易使人中暑,还经常有病毒瘟疫流行 。故每逢“入伏”,人们便举行祭祀,祈求安度三伏,称为“伏祭” 。
清人李渔说:“盖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 。”可见三伏天在古人心目中有多可怕 。
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会不会比往年更热?此前,世界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一个又一个城市打破历史高温纪录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年更热已是大概率事件 。
三伏的“伏”有何含义
很多人问,三伏天的“伏”是什么意思?综合古人的解释,“伏”有以下几种含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