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百年可乐营销大战的例子 百事可乐营销策略分析


回望历史,思考当下,这里是啸瞰风云?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地球上最流行的饮料 。如今,两家巨头均已超过百岁高龄,在世界各地的超市、餐厅和杂货店,你都能见到它们的影子 。
这是一对寂寞的冤家,相爱相杀了百多年,始终牢牢占据着世界饮料市场老大老二的位置 。与它们同时期诞生的企业,百分之九十已经销声匿迹 。令人费解的是,在其他行业,纵然有着百年老店,每隔一段时间总有新人出来搅局,今天张三做皇帝,明天李四称老大,江山代有英雄出,各领风骚几十年 。
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却是例外,他们对饮料市场的统治空前稳定,几乎从未遭遇过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即使这几年出现业绩下滑,也无人能够撼动它们的地位,任凭雨打风吹,它们犹如两棵硕大的不老松,顽强伫立在崇山之巅 。
是什么赋予了两家巨头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
1/6广告撑起的红色帝国
1886年,一个叫约翰·彭伯顿的人调制出一种奇特的饮料 。这种饮料能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起初,彭伯顿只把它当成药物来使用,谁料在加入糖浆和苏打水之后,却品尝出了不一样的美味 。这便是可口可乐的雏形,在当时,它仅仅作为一种秘方药出售 。
彭伯顿颇有商业头脑,他很快意识到,想让这种神奇的药物流行起来,光靠产品本身是不够的,不少竞争对手都在蠢蠢欲动,试图调制出味道相似的饮料 。正所谓酒香还怕巷子深,唯有拼命地打广告,提升你的曝光度,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 。彭伯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25000美元,我愿意花24000美元来打广告,再用剩下的1000美元进行生产 。
从此,可口可乐便开始在品牌营销上大做文章 。
1899年,可口可乐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它不再负责生产和销售,而是全权委托给瓶装厂,自己则通过出售可乐原浆赚取丰厚利润,这种模式使得可口可乐迅速发展壮大,同时意味着,它可以把更多精力花在自身形象的包装上 。
可口可乐包装瓶的演变
1900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费将近85000美元,12年后,这笔费用已高达100多万美元 。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可见可口可乐的广告牌随处可见,上面写着简洁明了,朗朗上口的广告语,让人过目不忘 。
除了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可口可乐也是最早注重开发周边产品的企业,在1913年期间,公司使用了1亿多件宣传品做广告,所有你能想到的日用品,包括日历、扇子、火柴盒、托盘、体温计、记事本等等,都贴着可口可乐的商标 。以至于人们做梦时都在大喊:“我被可口可乐包围了!”
可口可乐早期海报
为了做广告,可口可乐无所不用其极,很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广告形式,可口可乐早在一百年前就全尝试过了 。比如免费品尝、发放传单、车身广告等等,可口可乐都运用的炉火纯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