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什么时候叫饺子


饺子在清朝才被称为饺子 。
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 。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2]
在汉代到宋元时期的漫长时间里,饺子和馄饨常常是混称的 。甚至于在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第一次在文献中明确描述饺子的形状时,颜之推用的是馄饨,他是这样说的:“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同食也 。”意思就是现在天下最普及的食物就是像偃月一样的馄饨,这实际上就是饺子了 。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 。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 。据三国时期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2]
饺子
南北朝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2]
唐代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 。又称“偃月形馄饨” 。[2]
宋代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此外,还有“驼峰角子” 。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六提到,临安的市场上有“市罗角儿”“诸色角儿” 。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2] 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 。饺子传到了蒙古,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 。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扁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 。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斯坦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 。[2]
各式饺子成品(28张)
明朝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最迟在明代已经出现 。据《酌中志》载,明代宫廷已是''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 。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 [2] 《酌中志》是一部比较翔实可信的著作 。书中详细地记述了由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 。他以自己在宫内多年所耳闻目睹的有关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等,全都分别予以记载下来 。在正史中是不可能详细地看到如此详细的记载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虽然以记述万历以前的朝廷掌故和当时政治生活而著称,但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系统阐述 。[2] 我们的民俗研究者便可以根据这些记载参见当时的风俗习惯,更为有意义的是,书中的某些风俗记载还可以纠正后人的某些错误,比如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在北京至晚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了,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司礼监经厂库刻书情况,因为作者开列了内府有版经书的目录,可以使人们考见其源流 。[2]
清朝清朝时,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现晚上23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 。”和“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 。” [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