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听!青藏高原的呼吸声

■采访人员 杨晨
青藏高原很广阔,广阔到足以让科研工作者穷尽一生去跋涉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小丹就扎根于此,20余年的时间里,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研究 。
近些年,碳在多圈层的积累和流动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尤其在目前“双碳”大背景下,成为制定路线图和综合方案过程中基础且重要的议题 。在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独特的冰川、冻土、湖泊、河流以及高寒草地和亚高山森林为研究陆表生态系统碳过程提供了场所 。王小丹跟随自然的脉搏,“聆听”青藏高原的呼吸,记录下关于碳的一切 。
到底是“源”还是“汇”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大的高山冻土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大量冻土碳释放,但气候暖湿变化也能促进植物碳固定提升,使得区域碳源汇平衡状态和趋势存在不确定性 。
今年8月,王小丹所在的成都山地所西藏生态环境创新团队联合其他研究所以及高校,发布了关于青藏高原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现状及动态研究的重大进展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总体是重要碳汇,将对气候变暖形成负反馈 。也就是说,暖湿化影响下,青藏高原植被吸收了更多二氧化碳,大于冻土所释放的量 。
“青藏高原到底是‘源’还是‘汇’,我们初步给出了一个确切答案 。”为了得到这个答案,王小丹和团队无数次踏入青藏高原,做监测、算碳量、搞实验 。“要把这里面碳的存量、机理以及预测讲清楚,不仅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还要思考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
其中,监测是一项必须长久持续的基础工作 。成都山地所关于青藏高原碳的监测和调查,其实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不过当时只是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研究中的一部分 。2000年左右,王小丹进入成都山地所后,沿着前辈的足迹投身于此,最近5年更是“集中火力”做碳相关的工作 。
2010年,为更好地监测二氧化碳的变化,王小丹和团队开始在西藏申扎建设高寒草原与湿地观测试验站以及布设生态监测网络 。十多年来,一张“网”逐渐铺开:从东边的若尔盖到西边的日土县,从南边的亚东到北边的可可西里,监测站点数量升至32个,监测仪器以每秒10次的频率传送着数据 。“就像是给青藏高原装上了听诊器,随时可以听到它的呼吸 。”王小丹形容道 。
这次为了搞清“汇”和“源”的问题,王小丹在十多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研究团队的数据 。“把分散的数据集中起来,时间跨度越长、覆盖范围越广,分析出的结果越具有说服力 。”
在“曲折”中丰富认识
在科研领域,对事物的认知是不断向前进的,答案也是有“期限”的 。
“虽然我们有这么多年历史数据的支撑,搞清了‘汇’和‘源’的问题,但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王小丹指出,对于青藏高原碳汇的未来趋势,目前的模型预测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在暖湿化作用下,温度升高、水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是否存在风险、趋势是否改变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 。”
这也意味着,目前花费大力气得出的结论,可能需要接受更长时间尺度的检验 。在王小丹看来,这是科研工作常常遇到的“无奈” 。“只有不断获得数据、发展方法和分析验证,我们的认识总归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前进的 。”
而王小丹最大的“苦恼”,还是来自于青藏高原的“广阔” 。“面积大、生态类型空间差异性强,就怕自己只看到了一个单点或局部的问题,难以从整体上把握 。”这也是他对青藏高原的研究“从一而终”的原因——希望自己做得更全、看得更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