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模式|“15分钟养老服务圈”怎样建?( 二 )


家住上海市杨浦区的代婆婆今年80岁,因腿脚不便,平时很少出门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照料给她带来不少便利 。“社工每天都上门送饭,还经常来家里给我量血压 。前不久,他们还给家里的卧室、卫生间、厨房做了改造,在我常用的地方安装了扶手、呼叫器等,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时呼叫,很方便!”代婆婆高兴地说 。
养老设施供给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在重庆,不久前刚上线的大渝养老平台能精准定位到离市民最近的养老机构,通过平台直观的“养老地图”,市民能更加便捷地选择就近、就地养老模式;在江苏,部分养老机构按照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精准设置护理等级,比如根据老年人手指的灵活程度定制餐具,实现个性化定制养老服务 。
采访中,不少老年人向采访人员表示,自己所处社区的养老服务日益多元,一刻钟左右就能满足养老需求,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不过,也有受访者反映,现有的养老服务仍存在改进空间 。“希望社区能多提供娱乐场所、组织娱乐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78岁的独居老人张时铭说 。据了解,围绕提升老年群体文体服务质量,《意见》作了具体部署,提出各地要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商场等资源,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实现老年人娱乐、健身、文化、学习、消费、交流等方面的结合 。未来,在保障老年群体基本养老需求的同时,银发族的晚年生活将更加多元美好 。
全社会共同担起养老责任
“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要想得到银发族长久的认可,在逐步完备服务项目的同时,还要提高品质、精准服务 。
65岁的曾星声告诉采访人员,部分社区开设了供老年人娱乐、就餐的公共场所,能有效对接老年人部分需求 。“但仍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就餐服务方面,有些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食堂提供的餐食不一定能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饮食习惯 。”此外,如果社区食堂价格过高,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划算;价格过低,则可能盈利困难,难以为继 。他建议,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能力的老年群体,提供差异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 。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表示,“十四五”期间,在养老服务平台方面,将建立区县街道、乡两级的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要发挥综合养老服务的功能,更是养老需求和养老供给对接平台,类似‘客服中心’ 。”通过养老服务中心,将养老需求和供给更精准地对接起来,有利于更高效地开展养老工作,满足老年群体需求 。
完善公共服务的同时,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位,在养老中的作用也不可缺位 。杜旻建议,在养老服务建设中,要注重家庭照料者的社会价值,尝试开展对照料者的扶持计划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此次《意见》也对此作了具体规划,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 。同时,落实相关财税支持政策,鼓励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或慈善组织加大对老龄事业投入 。
“15分钟养老服务圈”运行好,不仅要设施足、项目全,更离不开一支稳定的服务队伍 。杜旻建议,未来要积极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作用 。“基层社会组织能够成为沟通政府、市场、社区、家庭的纽带,他们运作灵活,更加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能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 。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公益性、志愿性特点的社会组织的参与必不可少 。”杜旻说,“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培育、支持社会组织,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为养老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廖睿灵 康正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