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大雪节气前后,又到了传统粉条作坊忙碌的日子,中牟县黄店镇罗家村王全科、王新科合伙经营的粉条作坊热气腾腾,五六个人从早忙到晚,一挂挂晶莹透亮的红薯粉条挂在作坊外的晾架上,在风中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文章插图
手工整理粉条,要做到整齐好看,还要分量均匀。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文章插图
最初漏出的粉条不规则,要收回重做
罗家村的这家粉条作坊只是在搅拌环节换成了机器,其他环节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工艺,搅拌机把干红薯淀粉加水搅匀,放入热锅上的漏筒内,一根根的粉丝就会落入开水中,粉条瞬间凝固,然后顺着锅边的缺口流入冷水锅中降温,随后被送入第三口锅内整理整齐,挂上晾杆,放到架子上自然晾晒。晾干表面的水分后,粉条还要被装入密封空间,焖上一夜,再第二次挂出来晾晒,这样粉条才能不再粘连,成为成品粉条。
红薯粉直接漏入开水锅中,煮熟就成了粉条。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文章插图
热气腾腾的大锅。
罗家村的这个作坊已经经营了40多年,每年的大雪前后会连续营业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粉条作坊自己不卖粉条,全部是“来料加工”,满负荷运转时,每天作坊加工粉条2000多斤,今年的加工费是每斤1.5元,这样算下来一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成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文章插图
粉条做出来后要挂在晾架上自然风干。
红薯是黄店镇的主要特色农产品,沙土地特别适合红薯生长,农民们一般会种两种红薯,甜糯的蜜薯直接销售,含淀粉高的红薯就做成红薯淀粉,然后再加工成粉条。粉条是每家每户不可缺少的看家菜,大锅菜、酸辣粉、包包子,哪样都少不了粉条。“我们的粉条一部分自己家吃,一部分拿出去卖,自己做的粉条不添加任何东西,虽然卖相不是太好看,但绝对好吃!”一名来加工粉条的老大娘对采访人员说。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文章插图
粉条做出来后要挂在晾架上自然风干。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文章插图
为了保持粉条不粘连和好口感,有时为了防止粉条干得太快,还要淋水保温。
现在黄店镇的红薯粉条加工作坊还有20家左右!尉氏农民跑五六十里地来罗家加工粉条,就是因为这里的作坊打的好,粉条口感更佳!
【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传统的生产工艺,传统的粉条味道,在乡间的作坊,就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承。

加工|直击郑州乡村粉条加工作坊:一个半月挣10万
文章插图
即将晾干的粉条。
(正观新闻采访人员 马健 图)
编辑:宋雨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