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遗传学易感因素, 了解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发病中的作用, 探讨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及其治疗机制 。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COMT基因定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 结果COMT基因型和正常对照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1) 。 结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COMT基因区域多态性有明显改变, 患者Met等位基因型比例下降, Val等位基因型比例升高, 提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的发病因素与COMT基因多态性变化引起酶活性下降, 从而导致多巴胺系统的缺陷相关 。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遗传学易感因素的关联分析研究】完成机构:[1]陕西省渭南市卫生学校,陕西渭南714000 [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3]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96
推荐阅读
- 氨茶碱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 五味茶、七味茶治疗小儿感冒38例
- 小儿难养片头曲音乐是什么歌曲
- 小儿发烧,凉茶退热
- 红霉素加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 春日小儿口疮的药茶疗法
- 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联合在小儿心肺复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小儿七星茶冲剂质量标准研究
- 午时茶冲剂改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
- 肝素钠、氨茶碱治疗小儿哮喘6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