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奋斗者”号深渊科考一年不负众望
今年11月28日,距离“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以下简称“奋斗者”号)圆满完成万米深潜海试任务顺利返航就整整一年了 。
“下潜46次,其中12次进入万米以下、6次进入9000米级深度科考作业,把10多名科学家运送到万米以下深度进行深渊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的首席顾问刘心成细数着“奋斗者”号一年来的“功绩” 。
今年是“奋斗者”号首次用于深渊科考,它带回来丰硕的深渊底部生物、微生物、沉积物、岩石等珍贵样品和视频、数据等宝贵资料,不仅创造了深渊科考的许多新纪录,更促使人们对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底部有了较为全面的科学认知 。
“奋斗者”号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群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奋斗者”们日夜拼搏 。
5年攻关 不再“望洋兴叹”
“我们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因为挺进万米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过去很多国家和科技人员都‘望洋兴叹’ 。”刘心成回忆起深海所2016年接到“奋斗者”号海试任务时的心情时说 。
“奋斗者”号海试之前,在人类历史上,曾有3次载人潜水器挑战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渊的经历,但是属于科考性质的只有一次 。
深渊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微生物、岩石等资源,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挺进深渊,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实际行动 。
2016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正式启动 。
【奋斗者|“奋斗者”号深渊科考一年不负众望】为实现“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万米海底作业目标,科学家们经过了5年艰苦攻关,在融合“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研发团队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攻克载人舱、浮力材料、锂电池、推进器、海水泵、机械手、声学通信、液压源、水下定位、航行控制、成像声呐等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先后完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总体设计、集成建造和海上试验,在潜水器超大潜深结构、系统调试与仿真以及深海作业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国产化率超过96.5% 。
这标志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独具中国特色又领先业界同行的全海深的作业能力 。
中国科学院所属10余家单位全面参与了“奋斗者”号研制和海试工作,其中,深海所是海试任务的牵头组织单位、“奋斗者”号的业主单位 。
“我们不敢怠慢,认真组织海试实施方案制定,先是内部组织编写研究讨论,再交专家审核把关 。”刘心成说,编制海试实施方案用了很长时间,前后修改了多次,以求精益求精,“尽管有压力,但是还是很高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承担如此重要的任务 。”
2020年11月,奋斗者”号在海试中8次下潜到万米以下深度,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同时实现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作业,完成全球首次万米海底实时4K视频直播 。
这意味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被认为是我国深海科技探索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
科考开启 “惊喜”不断
海试成功后,“奋斗者”号开始正式执行深渊科学考察任务 。
今年8月11日,“奋斗者”号赴菲律宾海盆和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她的第一个常规科考应用航次 。
在本航段中,“奋斗者”号在7700-10900米深度共下潜28次,其中7次超过万米深度,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最深区域进行了科考作业 。来自全国7家单位的18名科技人员首次参加“奋斗者”号下潜,其中包括3名女科学家、女潜航员在内的8人首次下潜进入万米深度 。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牛肉|百县千碗丨数九寒冬,到哪儿吃“暖”?
- 青菜|东北女子在西安生活6年,囤200斤白菜腌酸菜,成疫情“最富的人”
- 鸡蛋|冬补三九,宁可不吃肉,也要常吃10种“根菜”,抵御寒冷安稳过冬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抖音怎么送灯笼给抖音好友(如何送灯笼给抖音好友)
- 土豆|东北人爱吃的6道“硬菜”,不放一点儿肉,却比肉还受欢迎!
- 龙虾|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