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瀚|“60后”到“90后”:食品安全监管精准对接——成都市温江区天府市场监管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纪实

晚上9点,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大学城附近的一家网红烤肉海鲜自助店里坐满了吃客。住在这里的年轻人是这家店招牌小龙虾、烤肉的忠实粉丝,“味道好、价格合适,食材干净”是他们大快朵颐的核心理由。“吃宵夜,随便进哪家店都能很放心。”巡查至此的成都市温江区天府市场监管所所长萧瀚告诉采访人员,类似这样的网红店在天府市场监管所辖区内还有好几家。
萧瀚的底气来源于硬气的数据:天府市场监管所辖区内食品安全已连续6个季度实现“零发案”。更重要的是,2015年9月,成都市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列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试点城市,今年即将迎接国家验收。
日前,采访人员走访成都市温江区天府市场监管所里的“60后”“70后”与“90后”,从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切身经历去探寻当地食品安全监管之变……
“60后”监管者:从“治理难”到“精准治理”在有着近100万常住人口的温江区,大学城有“两多”——小食品摊多、“苍蝇馆子”多。由于各家店的食品质量良莠不齐,有消费者戏称:“在这里吃饭的身体底子好才行。”
对此,“60后”的萧瀚也感同身受。2015年11月,萧瀚获任温江区市场监管局副调研员。他清楚地记得,上任没几天,自己就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在大学城附近买到了含有“胭脂红”的卤牛肉。痛定思痛,萧瀚和同事们深入调查了辖区内大学城附近的食品经营主体情况,发现这里的食品经营主体呈现“多、小、散、乱”的特点,而且违法隐蔽性强,治理难度较大。
如何堵住食品安全监管漏洞、推动食品行业提档升级?随着2015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温江区开始全面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评定新量化分级改革试点工作,并全面推进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管理规范体系建立,55家企业取得质量认证证书。治理能力的提升让这里悄然发生了转变。
【 萧瀚|“60后”到“90后”:食品安全监管精准对接——成都市温江区天府市场监管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纪实】“我们辖区所有经营主体进店都要扫场所码,餐饮店老板们坐在一起都要聊一聊怎么更好提高员工食品安全管理意识。因为他们意识到,谁家不规范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不执行操作规范,就算侥幸逃得过日常巡查,也难逃街道综合执法队伍、社区网格员的‘法眼’。”萧瀚表示,网格员每个月都会开展一两次例行检查,有的月份达到了三四次。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精准打击、快速堵严风险点,“碎片化”消耗迅速下降,治理效能明显增强。
“现在大学城很多街边摊的老板都戴上了帽子和卫生手套,还有口罩。这种细小改变,反映的正是从业者对食品安全的敬畏之心。”萧瀚说。
“70后”监管者:从“一无所知”到“行家里手”网格化管理已初见成效,如何持续自我加压、进而提升多元化监管能力,成为摆在天府市场监管所全体人员面前的又一场大考。
“这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工业化、科学高效的现代餐饮经营运作模式,建立中央厨房将成为餐饮业转型升级、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运营模式……”说起中央厨房,“70后”的李斌如今侃侃而谈。但在2019年,已从事工商基层所工作近十年的李斌,面对新出现的食品安全监管却直言“有点懵”。当时,刚担任网格员不久的李斌在一次监督检查时接触到了成都永利达食品有限公司的中央厨房,他回忆说:“我才发现自己对中央厨房检验能力、作业环境、洁净度等管理标准一无所知。”
“不懂就学,不学则退!网格化管理倒逼着我们去学习。”对照《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法规制度,李斌多次深入成都永利达食品有限公司边服务边学习,总算摸清了中央厨房“基地+工厂+门店产业化配送”的管理标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