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抠门”的年轻人背后:百亿市场的临期食品是不是个好生意?( 二 )


“我并不感觉凑单、薅羊毛福利很心酸,相反,(那种感觉)很爽”,小汤如此形容自己寻找临期食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除了不断“探店”增加经验外,小汤还会花费时间研究商家各种满减规则,争取每单都把价格压到最低。搬离大学宿舍前,住下铺的小汤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漂亮“战绩”——她特意将自己点到的低价外卖单贴在了床顶,整整齐齐的外卖单贴满了三排。
不过小汤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绝不浪费。“我买的东西一定是我需要的东西,但是绝对不会多买”,小汤解释道。
今年双十一,小汤只“剁手”了六块钱——一副冬天要用的手套和一套挖耳勺。
买临期食品丢人?
年轻人已经有了新价值观
豆瓣“我爱临期食品”小组简介中写道“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临期食品可以买!临期食品不丢人!”。目前,该小组已经有89414名组员。
该小组组长花影告诉采访人员,自己一直以来都有购买临期食品的习惯,但由于性格内向,现实中害怕同龄人“看不起”自己,所以选择在网络中分享自己对于临期食品的热爱,但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年轻人的加入。“我可能只是撞上了风口吧”。花影说。
其实所谓“临期食品”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
北京市工商局曾经公布过“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6个月-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之类);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在线上临期食品专卖店和线下临期食品折扣店出现之前,大多数人对于临期产品的印象还停留在商超中的“临期食品专柜”,这些临期品的日期大多与上述6级标准一致。在超市中购买打折促销的临期品也是不少人购买临期食品的初体验。
近一年来,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年轻人购买临期食品的浪潮。
同为临期食品爱好者的茶茶告诉采访人员,自己在2018年经常光顾的临期食品店铺如今已经拥有了167万粉丝,订阅数也达到了206万。“当时只是随手找了一家,感觉不错,2018年那会就一直在买,没想到现在店铺这么火了。”茶茶说。
据媒体报道,淘宝食品行业负责人表示,淘宝上卖临期食品的店铺已近万家。过去一年有210万消费者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主要以年轻人为主,90后、大学生,包括一些二三线城市上班的年轻人。
为何偏偏是年轻人“爱”上了临期食品呢?
在淘宝一头部临期食品特卖店中,按销量排行搜索,前两位均是海外进口零食,且属于网红类零食,在年轻人中有很高的人气。仔细浏览可以发现,店铺中的零食除少数常见的一线品牌外,其他多是包装精美却叫不上名字的海外进口零食。而且,据该店消费者所言,店铺内经常会上新品,大多数产品售卖一阵子就会下线,“每次都有新鲜的产品出现,买的是个新奇感”,一消费者告诉采访人员。
茶茶|“抠门”的年轻人背后:百亿市场的临期食品是不是个好生意?
文章插图
线上临期食品店铺截图。
在豆瓣临期食品小组有一个帖子为“大家买临期的原因都有啥?”帖子下方组员的回复也是五花八门——穷;抠门;用最低的成本试错;正期也会放到过期;薅羊毛很快乐;很多品类看着新奇;拒绝浪费;性价比高;可以多买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