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文章图片
科研人员在巢湖取样 。南京地湖所供图
■采访人员 沈春蕾
近年来 , 位于安徽省的巢湖多次出现藻类水华大面积分布现象 , 对水源水质甚至周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构成威胁 。
近日 , 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召开了环巢湖水质监测系统改扩建工程和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与模拟分析平台(以下简称“数字巢湖”)项目(四标段)验收会 。该标段项目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地湖所)科研团队承担 。
南京地湖所研究员段洪涛告诉《中国科学报》:“我们参与的‘数字巢湖’项目从中标到验收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 , 可谓任务重、工期紧 。之所以能让技术在短期内落地转化 , 主要归因于研究所之前几十年的科学研究积累 。”
从“水专项”说起
段洪涛介绍:“南京地湖所最早介入巢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 , 并在80年代末主持了巢湖富营养化‘七五’国家攻关项目的研究 。2006年至今 , 南京地湖所主持了‘十一五’至‘十三五’巢湖3个水专项项目及6项课题 , 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 。”
“十一五”期间 , 南京地湖所承担的“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 , 主要针对巢湖东部饮用水源区的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频发、威胁供水安全的问题 , 利用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蓝藻水华灾害防控等技术 , 改善了水源地水质 , 保障了湖泊水源地供水安全 。
其中 , 在化解2010年夏季巢湖水源地因蓝藻水华引起的供水危机中 , 南京地湖所科研团队将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智能拦截—高效无害打捞等技术进行集成 , 形成了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与设备 , 该技术和设备还在其它流域得到推广使用 , 获得显著成效 。
此次段洪涛等人承担的“十三五‘水专项’”课题是“水环境目标水质管理平台集成技术巢湖流域验证应用与推广” , 课题组研制出蓝藻水华监测预警模型、基于流域水情工况的入湖污染负荷削减动态优化等关键技术 , 在地方“数字巢湖”项目中进行示范应用 , 先后研发出“巢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与模拟分析平台”和“农村流域面源网格化管理系统” 。
水体污染可以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 , 为什么网格化管理平台没有针对点源污染?段洪涛解释道:“受益于‘水专项’等相关课题的研究 , 特别是合肥市近年来对环巢湖环境的大力整治 , 巢湖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治理 , 因此我们具体关注了面源污染 , 希望对巢湖流域村庄居民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示范 。
为此 , 段洪涛带领南京地湖所巢湖“水专项”课题组提出“湖体治标、流域治本”的巢湖信息化建设思路 , 提升流域信息化水平的同时 , 希望促进流域水环境“标本兼治” 。
“前期工作也有了用武之地”
蓝藻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 形成原因十分复杂 , 治理起来难度很大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 , 太湖曾多年深受蓝藻水华影响 。那么 , 在湖泊水环境根本好转前 , 如何实现水环境监测预警 , 防止“太湖水危机”类似事件发生?
研究发现 , 诱发湖泊藻华的始作俑者包括高浓度的氮和磷 , 因此控制巢湖氮和磷等物质含量水平 , 是减缓巢湖富营养化、遏制水质恶化的重要途径 。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牛肉|百县千碗丨数九寒冬,到哪儿吃“暖”?
- 青菜|东北女子在西安生活6年,囤200斤白菜腌酸菜,成疫情“最富的人”
- 鸡蛋|冬补三九,宁可不吃肉,也要常吃10种“根菜”,抵御寒冷安稳过冬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抖音怎么送灯笼给抖音好友(如何送灯笼给抖音好友)
- 土豆|东北人爱吃的6道“硬菜”,不放一点儿肉,却比肉还受欢迎!
- 龙虾|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