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知识产权保护两张卷子一起答

未来 , 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2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将达到9万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3%、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2分……这是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的目标 。
今天 ,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 ,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 , 如果说前不久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是知识产权事业未来15年发展的总体设计图 , 那么《规划》就是未来5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具体施工图” , 起着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开局、起步、奠基的重要作用 。他强调 , “要做到‘两张卷子一起答’ , 既要着眼长远 , 又要立足当下 。”
解决“不想转”“不能转”是关键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目标、任务、举措和实施蓝图 。
近年来 , 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实施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 转化意愿不强、体制机制制约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表示 , “十四五”时期 , 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成效 , 关键是要解决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不想转”和“不能转”的问题 。
近期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推动相关方面的立法赋权 。雷筱云介绍 , 今年6月1日施行的新专利法第6条和第15条分别增加了“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和“国家鼓励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实行产权激励”的规定 , 充分赋予高校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处置的自主权 , 促进专利的实施和运用 。
国家知识产权局也会同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 , 鼓励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 。另外 , 还联合教育部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建设工作 , 首批遴选了清华大学等110所试点示范高校 , 推动这些学校在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 进一步完善分配政策和激励机制 。
雷筱云表示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前期各项工作的基础上 , 以更大力度破解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难题 。
数字经济行稳致远 , 须解决好数据产权问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蓬勃发展 , 这些新型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引发公众关注 。
近年来 , 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有关白皮书显示 , 2020年规模已经达到了39.2万亿元 , 占GDP比重达38.6% ,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与此同时 , 这也给数字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
“要想让数字经济行稳致远 , 就必须解决好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产权问题 , 只有这样 , 才能让数据合理流动起来 , 充分利用起来 , 高效保护起来 , 这就需要很好的制度设计 。”申长雨表示 , 将多措并举助力新兴领域发展 。
据申长雨介绍 , 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发挥专利审查向前激励创新、向后促进运用的“双向传导”功能 , 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规则 , 健全相关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机制 , 助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同时 , 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 应对信息时代各种侵权行为易发多发和发生快、消失快、证据易灭失等难题 ,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