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皮|天津包子滋味多

饭与菜兼备 , 荤与素并举 , 香喷喷的大馅包子可谓天津市井美食、家常便饭的“名片” , 早中晚三餐时刻 , 老味包子铺里无不热气腾腾 , 香飘里巷 , 您也总能见到排长队的老老少少 , 这便是“卫嘴子”的食俗情怀之一斑 。
源起往事早
包子的历史源远流长 , 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后班师还朝 , 军兵走到蜀地泸水时突然风雨交加 , 无法渡河 ,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有人问熟悉当地情况的孟获 , 据称此地因连年战事而身亡的将士不计其数 , 若途经此地需先祭拜一番 。 诸葛亮计上心来 , 命将士们屠宰牛羊做肉馅 , 和面包之 , 其形似人头模样 , 蒸熟后行祭礼 。 诸葛亮称这面食叫“馒首” 。 果真如孟获所言 , 祭祈礼毕云雨消散 , 风平浪静 。 从此 , 包子流传民间且逐渐成为人们的主食 , 历史上也称面玺、玉尖面、肉馒头等 。
再说南北食俗差异 。 北方人把发面蒸的实心无馅的面食称馒头 , 有馅的叫包子 , 而南方人把一些有馅面食也叫做馒头 , 如上海生煎馒头、油氽馒头等 , 是肉馒头 。 从直沽寨到设卫筑城 , 天津便成为一座五方杂处、南北交融的城市 , 一方水土包容吸纳了众多南北风味 , 仅就包子说开来 , 以“水馅”肉包、“津味素”菜包为典型 , 堪称北派包子的龙头代表 。
清乾隆年间天津举人杨一崑(无怪)有名篇《天津论》传世 , 其中就有“鼓楼北出酱肉 , 双立园的包子白透油”一说 。 双立园位于东门里 , 此间不仅有好吃的包子 , 菜肴也齐全 , 门庭若市 。 光绪二十四年(1898)版《津门纪略》中收录有五十多家知名的饭馆 , 名录中特别言及甘露寺前的大包子、侯家后的狗不理包子、鼓楼东的单家包子等 。 顺便一说 , 甘露寺的位置相当于今河北大街南口 , 此地也是钞关(税关)所在之处 , 紧邻大胡同、侯家后 , 舟车杂沓 , 商民熙攘 , 是天津餐饮业的重要发祥地 。
1931年版《天津志略》中载饭店、食堂、零食铺104家 , 书中有日租界天利成包子铺、南市增兴德蒸饺铺等名号 。 增兴德初创于1912年 , 最初由刘福寿经营 , 后来转给张春荣(俗号张八)经营 , 兼营牛羊肉 。 传说 , 增兴德的烫面羊肉蒸饺是一绝 , 馅内特加浮油、羊尾油 , 口感颇肥厚 。 不仅限于天津老城厢 , 民国时期流传的《杨柳青买卖通俗杂字》所记以清末至民国中期天津西郊商俗风貌为主 , 其中有道 , “西渡口 , 往北行 , 黎家包子可有名” , 以及“义合公 , 轧切面 , 乔文包子猪肉馅”等 。
名字号鳞次栉比
冯文洵的《丙寅天津竹枝词》始撰于1926年 , 1934年印行 , 三百余首竹枝词称得上是津地题材最广、记载最详的通俗歌赋 , 其中对民间美味也多涉笔墨 , 如说“包子调和小亦香 , 狗都不理反名扬;莫夸近日林风月 , 南阁张官久擅长” 。 第一句赞扬鼓楼东姚家大门的小包子;第三句是说当时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的林风月堂日式餐馆 , 所蒸的羊肉包子与众不同;接下来又说口味更胜一筹的张官包子 。
张官包子铺在小伙巷栅栏口 , 约开设于宣统年间 , 店主叫张玉涌 , 俗号张官 , 他最初是卖切糕的 。 张玉涌的牛羊肉包子从选肉到加工都很讲究 , 比如肉要仔细剔筋、切碎 , 之所以用两种肉 , 其原因是牛肉熟后缩水量相对小 , 可以撑住包子个头 , 卖相好 。 张官包子调馅用香油 , 直到临包时才加葱末 , 以免丢失葱香口感 。 假如牛羊肉馅选料不精 , 或调馅不好 , 那吃起来容易“吐核” , 但张官包子绝无类似瑕疵 , 这也是其赢人的特色 。 传说 , 后来的恩庆和包子吸收并传承了这一经验 , 也卖出名气 。 话说张玉涌另有“奇事” , 且因此获得开铺面、延续字号的资本 , 笔者曾撰《张玉涌“遇”火重生》(刊于2021年5月19日《今晚报·副刊津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