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二 )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所有人的参与 。只有更多的交流互鉴使中非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彼此,才能有1+1>2的效果 。”王青锋表示 。
汇聚合力:
中国生态保护理念在非洲大陆生根
“对于非洲国家来说,生态保护的第一步,就是摸清家底 。”王青锋介绍,目前,中—非中心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正在进行《肯尼亚植物志》的联合编研工作 。
严雪介绍,以植物志的编研为契机,许多国际同行也参与到这项中非共同主导的工作中 。
“我们经历过同样的阶段,更理解发展和环保之间的关系 。”与其他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不同,中国科研人员希望找到一条标本兼治的路子 。王青锋表示,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让一些国家在平衡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上少走一些弯路 。
过去,当地吃不饱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种和产量 。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科研人员从国内引进了适应规模化种植、采收的杂交水稻、甜高粱、猕猴桃等几十种农作物品种,在当地建起了农业示范区 。既好吃又够吃的中国农作物端上了餐桌,当地的粮食危机迎刃而解 。
采用规模化种植,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用高产物种替代采摘,减少环境压力;在解决吃饭、增加收入的同时,缓和人与自然的冲突……如今,这些中国理念已在当地被接受,有越来越多的非洲科研人员愿意到中国参加科研培训 。截至目前,中—非中心已累计为非洲13个国家培训超过600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
“这些人将成为一颗颗种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智慧在非洲大陆落地生根 。”王青锋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