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套结构|“看不到地下水流,就把它‘画’出来”( 三 )


而在研究中先后涌现的科技突破——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packer和ATTA设备的国产化 , 更让庞忠和心生感慨:“从同位素水文地质学角度来讲 , packer和ATTA两项顶尖技术整合起来 , 再加上科学深钻连井剖面的研究平台 , 无疑是做深层地下水科研的最好状态了 。”
为“深地”应用筑牢科学基础
谈及该研究的意义 , 庞忠和表示 , 总的来说 , 这是一项应用基础研究 , 其对区域尺度地下水系统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并且它结合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 , 也有力推动了地下水科学向前进步 。
不仅如此 , 尽管目前还无法直接评估该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 但其对于深地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指导意义仍然非常可观 。
“比如核废料处置、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等 , 需要寻找一个安全、稳定的地下环境 , 只有类似区域尺度地下系统被精细刻画出以后 , 人们才好决定去哪儿封存 。”庞忠和展望道 , 这在当前“碳中和”背景下意义深远 。
当然 , 这类研究对于地下水的资源评价和可持续开采而言 , 是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
庞忠和举例说 , 近年来 , 作为世界上三个最干旱的极端干旱区之一的新疆 , 居然也时不时会发生洪水现象——这是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以后冰川融化退缩的结果 。干旱地区发洪水的时候怎么办?“当我们了解清楚了地下水文状况后 , 我们给新疆提供了具体建议:把多余的冰川融水存在地下 , 建一个地下水库 。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手段 , 现在已经行动起来了 。”
此外 , 相应的理论成果还将进一步指导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地下空间利用等的开展 。庞忠和说 ,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 “深地”开发是一个重要手段 , 但在之前 , “我们需要先解码” 。
该项研究是基于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年以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实施的一系列地下水勘查研究项目 ,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 , 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个科研团队 , 包括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专家共同参与 , 在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项目支持下 , 经过长期研究获得的成果 。赵广立
【嵌套结构|“看不到地下水流,就把它‘画’出来”】相关论文:https://doi.org/10.1029/2020GL09233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