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记者探访餐饮业防疫:把好“入口关”,餐饮外卖严措施
采访人员探访餐饮业防疫,提倡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无接触配送——
把好“入口关”,餐饮外卖严措施
文章插图
民以食为天,既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安全放心。面对疫情防控形势要求,餐饮企业如何做好防疫安全,把好“入口关”?8月8日,采访人员实地探访多家饭店酒店,观察外卖小哥送餐流程,并与疾控专家连线,一起看餐饮业防疫要点。
点餐区加装玻璃板,餐具上印“公勺”“公筷”
8月8日中午,采访人员来到济南市槐荫区的舜和国际酒店,时值周末,就餐的人不少。
门口的桌子上,提供免费的消毒洗手液给客人行李、手部消毒。“门口专设迎宾人员,在最靠近门口的地方提醒客人准备好健康码、戴好口罩,稍微靠里的位置有专人查验健康码及测量体温,保证客人迅速通过,不在门口聚集。”酒店副总经理姜丽娜说。
用餐时,有效的防控措施更为关键。“首先,我们把点餐区加装了玻璃板,防止客人在点菜过程中产生的飞沫对厨房、菜品造成污染。”姜丽娜介绍,然后就是为顾客提供公勺公筷公夹,提倡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等。
大圆桌前只坐了6个人,每人间隔一米,两位工作人员在房间一侧的餐台前将烤鸭分包成卷、将整条鱼分为小块……每道菜都分装到小盘子里,依次为每个人撤旧盘、上新菜。客人边吃边聊,但食物、餐具毫无交叉。在“分餐位上”模式下,所有菜品都事先分成单份,按位上餐。
“我们发现,私筷公筷在使用中易混淆,消费者说到开心的时候,一不留神就把公筷当私筷用。”为解决这一问题,舜和酒店设计了一套公勺公筷。
“这一套包括公勺、公筷、公夹、公叉四件。公勺是专门定制的,要比我们常用的调羹大,很容易区分。”姜丽娜将普通调羹和定制公勺摆在一起对比。采访人员注意到,餐具上印制“公勺”“公筷”字样,而且“席面公勺勺头宽约6.3厘米、长约7.5厘米”已经写入《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成为行业的参考标准。
“最开始会有些不习惯,但渐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正确做法,在其他场合或在家里也能有意识地使用公勺公筷了。”就餐的刘先生对采访人员说。
“许多种传染性疾病,例如细菌性痢疾、甲肝等消化道传染病,都可能通过共用餐具传播。”山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杨彬介绍。事实上,分餐不仅针对疫情,平时也应加强推广。
服务员自报体温,桌餐人数有限制
“您好,我是服务员冯慧,今天体温36度5,没有去中高风险地区……”8日中午,济南市历下区鼎好酱骨解放桥店262房间,服务员给顾客点菜前自报体温和旅行史。
店长韩玲慧介绍,饭店升级了防疫措施,在必测体温、必看健康码基础上,又提出了6项防疫措施:坚持每日食品安全检测、员工每日彻底清洁消毒、绝不采购不明来源食材,日日消毒严防死守,菜品加工充分熟化、防疫环节可追溯。这些承诺制作成易拉宝摆在饭店门口。
在堂食方面,如何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采访人员看到,在堂食大厅最显眼的位置悬挂的展板上写有消杀记录和责任人,原定最多容纳82个人同时就餐的大堂限制桌餐人数,原来最多6人同时用餐的桌餐,一般安排4人。容纳15人的包间,现在摆着9套餐具,座椅距离保持在1米以上。
如何保障食材安全?厨师长介绍,一方面,所有员工全部接种疫苗,戴口罩、手套等严格落实操作流程。另一方面,严控原材料管控,所有食材杜绝落地存放,100%执行出品留样制度,所有加工半成品由厨师长每餐进行质量检查。
推荐阅读
- 好利来|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无小事——走进沈阳“绿色工厂”探访“神秘”的生产线
- 新闻记者|餐厅开张三天遇疫情闭店, 老板一个举动温暖了全网……
- 新闻记者|杭州有了榴莲味的白草莓?有人咬了一口:真的好臭
- 新华社记者|体验多彩港味,请来“香港美酒佳肴巡礼”
- 新闻记者|今冬最强“气氛组”突然爆火,材料包销量狂涨40倍,还卖断货
- 饺子皮|老字号“饺子、饺子馅、泡馍、烤鸭”都来咧,西安三环内配送
- 新闻记者|小小饺子香,浓浓冬至情
- 海报|Vlog丨“吃喝玩乐购”样样有 德州齐河万达广场盛大开业 海报新闻记者带您逛起来
- 过剩|日本被曝将倾倒5000吨过剩牛奶,日官员记者会现场呼吁多喝奶
- 牛奶|记者会上,日本官员当众“示范”:多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