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保护|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监测体系( 二 )


中国在这方面走得非常靠前 。早在2006年,中国就发布了很多有关的法规,包括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申报办法、巡视办法等,长城、大运河等都有自己的保护管理条例 。总体上来说,从文化遗产的角度,中国在世界上是法治走在前列的国家 。
最近刚刚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泉州,几年前也通过了泉州遗产保护条例 。我们现在正在做“北京中轴线”申遗,申遗的同时也在做相关的保护条例 。
怎样才能形成对北京老城的整体保护?我们注意到,中轴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脊梁”,能够把很多历史街区串在一起,形成对老城的整体理解 。在保护过程中,我们还特别考虑到周边的山脉、水系,以及它们和北京老城之间的关系 。
当前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指引的北京老城保护实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方法高度契合,为世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北京模式” 。
诸多挑战不容忽视
长效机制亟待健全
采访人员: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复杂形势,是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参会代表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您认为当下世界遗产保护主要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吕舟:当下主要面临的是城市里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气候变化给世界遗产保护带来的新威胁 。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的《福州宣言》,讲了许多新的、未来要应对的挑战 。比如气候变化会影响世界遗产保护——西藏地区原来是很干旱的,但现在降雨量增加,原来适应干旱地区的遗产形态,现在就会面临新的问题;海平面上升,导致盐城滩涂的候鸟栖息地会受到影响;很多木质结构建筑也会面临新的白蚁问题;最近河南郑州等地出现的极端天气,也会对遗产保护产生影响 。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现在很多遗产地都表示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
世界遗产本身是不可复制的,一旦损坏就无法弥补了 。因此,我们要强调高品质发展,提高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水平,让更多人了解遗产的价值 。
本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的《福州宣言》提出,要推动遗产教育 。这不是说要培养专业人才,而是要在全民当中讲世界遗产的意义以及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现在关于这方面的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如何把世界遗产教育渗透到小学,让学生从小了解自己所在地的遗产价值,这非常重要 。
采访人员:您认为应该如何用法治手段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吕舟:中国将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家战略,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监测体系 。在责任落实方面,中国有相应的文物保护单位,有自己的责任管理机构,责任可以落实落细;在交易方面,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现在社会上出现了比较多的流散文物,但不会造成大的问题;在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方面,目前由于处罚力度减弱,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也会相对减弱,可能有潜在风险 。
未来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的人、财、物保障和制度创新、机制健全等核心条款的研究上,少一些原则性、宏观性、纲要性的条款,多一些实质性、具体化、可操作的规定,使法规条文明确、具体、管用,打破管理上的条条框框 。(采访人员 赵 丽 实习生 解亦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