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4亿公里外的火星信号如何接收?祝融号拍摄的图片如何呈现?

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75个火星日 , 它回传的图片也越来越多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非常关心 , 远在4亿公里之外火星上的微弱信号是如何接收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拍摄的图片又是如何呈现的呢?
70米天线:天问一号接收数据的关键设备
如何实现来自4亿公里之外微弱信号的数据接收 , 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面临的巨大挑战 。根据无线电传输理论 , 由于信号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从火星探测器上发出的电波经过4亿公里再传到地球后会十分微弱 , 再加上宇宙中的噪声 , 很容易把传输信号淹没掉 。而通过增大地面接收天线的口径 , 也就是接收面积 , 是提高信号强度的基本途径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我们知道火星离地球的距离最远的时候有4亿公里 , 比月球要远1000倍 , 我们一般的小的天线就已经接触不到了 , 灵敏度不够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天线 , 才能把这个很远距离传回来的很微弱的信号接收到 。
通过科研人员的科学分析与计算、专家的反复论证 , 需要新建一座70米高性能数据接收天线 , 来完成这个首次火星探测的数据接收任务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李宁:我们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清站 , 隔着围墙就可以看到这个直径70米、全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 。它就是天问一号探测任务科学数据接收最关键的设备 。
这台直径为70米的天线为轮轨式抛物面反射镜天线 , 是一台全方位可转动的望远镜 , 高72米 , 总重约2700吨 。在钢筋混凝土地基上 , 以中央的天线枢轴为中心 , 它可以在水平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 , 以实现对观测目标的精确跟踪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天线可以俯仰90度 , 方位可以360度随便转 。火星和我们的距离、和我们的方位角是一直在变化的 , 如果你天线不动的话 , 你就接收不到信号了 。
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 , 除了这台新建的70米天线 , 我国还利用了早期建设的两台40米天线和一台50米天线 , 共同配合来完成火星数据的接收任务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现在我们把4个天线合起来后 , 我们能收集(相当于)103米直径面积的信号 , 它的信噪比就会更高 , 更微弱的信号我们也能收集到 。
双曲面结构天线 强大的“心脏”
由于火星距离地球较远 , 火星探测器上发出的信号在回传过程中 , 会随着距离的变大而衰减 。为了捕捉到这些珍贵而又微弱的信号 , 研制团队采用了大口径双曲面天线来接收数据 , 既保证能够接收到足够的信号量 , 同时也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准确性 。
从火星探测器上回传数据 , 就相当于在探测器上用一支激光笔照向地球 。为了捕捉到探测数据的信号 , 70米天线采用了抛物面结构 , 由主反射面和副反射面组成 , 无线电波经过主、副反射面反射 , 最后聚焦于被称为馈源的接收装置 , 提高了天线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李宁: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全可动天线的反射面 。祝融号火星车在登陆火星之后 , 所有的数据会通过天问一号的环绕器发射到主反射面 。主反射面进行第二次反射 , 反射到副反射面 。最后通过副反射面发射到下面的馈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