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饼|宋朝饼业兴盛,“爱饼时代”如何才能突出重围,俘获吃货的胃?( 二 )


爱饼|宋朝饼业兴盛,“爱饼时代”如何才能突出重围,俘获吃货的胃?
文章插图
灵活变换叫卖的方式,也是当时广告的有趣手法。《武林旧事?元夕》里南宋末年时,就记载有专业的叫卖选拔赛。临安知府会海选出一批颜值高、声音好的人。比赛一开始,他们就会“市食架盘,歌叫竞入”,唱歌叫卖有特色的人自然能招揽大生意,“有一夕而至富者”。想象一下,这是不是类似我们今天的说唱或者喊麦文化?大家也许想不到,名人带货和活动促销也能出现在宋朝。文学大家苏东坡,是出了名的美食达人。东坡先生在海南儋耳做官时,和一个做环饼的老太太是邻居,在老人家的多次邀请下,苏东坡为她的饼铺写下一首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自此之后,老太太的饼名声大噪,不少人慕名来买。我记得叶梦得在《避暑录话》里谈到一个故事,在江西卖墨的商人潘衡,说自己得到了苏东坡真传的制墨秘方,吸引大家争相购买。当叶梦得向东坡先生的儿子确认时,才知道真相,潘衡确实在海南的时候拜访过苏东坡,但传授制墨方法纯属杜撰,还好他们家的墨质量不错,没有影响名人的口碑。而当时的活动促销,影响力也不输给名人带货。比较出名的一个例子,是评酒会的为期十天的活动。首先,商家提前张贴告示邀请百姓品酒;等到美酒开沽之日,各家 “排列整肃,伺候点呈”。“点呈”,其实就是做广告的时间,商家会组织一个大型队伍,用大长竹挑起高高的白布,写上之家的广告语进行,比如“高手酒匠,酝造一色上等高酒”等文案。
爱饼|宋朝饼业兴盛,“爱饼时代”如何才能突出重围,俘获吃货的胃?
文章插图
最后,是商家的表演热场环节,鼓乐齐鸣、杂耍戏剧、热情歌舞,通过热闹的氛围带动现场的美酒品尝和售卖。延续名人效应和活动促销的思路,卖饼时也能进行创新。玩游戏试吃、答题猜谜送饼、在戏剧里冠名、给名人免费订购获得代言权等,都可以大胆尝试。宋朝的商业文明远高于唐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性化的城市管理制度。要想在饼业里突围,我认为利用好制度优势也非常重要。宋太祖在乾德三年就下过旨意:“令京城夜市至三古以来不得禁止。”没有宵禁的限制,城里的夜市能开到三更才散场,到了五更又重新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而且,宋代还废除了坊市分割,乡村和城镇的集市都能随处摆摊开店。有了政策的扶持,饼业生意在经营的时候,自然也要有所调整。我觉得,一方面应该灵活处理营业时间,分时段外出卖饼。城镇和乡村的消费习惯不同,也决定了售卖的黄金时段不同,城镇偏爱夜市,乡村更注重晨、午这种正餐时间。另一方面应该灵活调整摆摊地点。临安水系繁多、大小桥遍布,摆摊肯定首选桥边;汴京四通八达,那路口的C位是绝不能错过的;如果发现人气高涨的“网红店”,到其屋檐下或者店旁边,蹭个热度效果也会不错。
爱饼|宋朝饼业兴盛,“爱饼时代”如何才能突出重围,俘获吃货的胃?
文章插图
假设饼业生意已经小有名气,那就可以尝试外卖服务了。从3000 万到首次破亿,大宋的人口涨幅可谓迅速惊人,如此多的人口也为劳务用工提供了便利。饼业想要扩大规模,不妨开启外卖服务,让喜爱面食的顾客,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美味,从而节约自家的时间成本,投入更多的生产之中。我把300多年的两宋时期,看作是中国饮食味道的转折点。这时的口味非常接近现代,南北饮食文化融合,民间食品行业繁荣,应该是吃货们最想穿越的朝代。而大宋自上而下的商业保护举措,无疑给商贩和商家制造了更多商机和致富可能,小贩的社会地位也普遍升高,甚至有了进朝为官的真实例子。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下经营饼业,能否突出重围、逆袭成为富商,就看你是否能在产品种类、售卖技巧、宣传方式、渠道等方面创新出奇了。宋人的笔记“十九皆涉饮食”,在这个“爱饼时代”,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发展饼业呢?参考文献:《东京梦华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