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海底捞的衰退,是注定的( 二 )


虽然每一个品牌的保质期并不能够和老牌的海底捞相比较 , 客流量也不太稳定 。 但是这种品牌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在一段时间中吸引到大量的客人 , 并且品牌新陈代谢速度快 , 一个品牌的消失阻挡不了更多“网红”品牌的加入 。
这种长期且频繁的“网红经济”下产生的火锅店给海底捞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
而外在因素就是2020年以前无休止的扩充门店所带来的虚假繁荣 , 以及各种管理问题上 。
从前面就可以看出海底捞从2018年以就以后近乎夸张的速度扩张 , 就连门外汉都能够看出来海底捞 “飘了” 。
如此密集的接近于饱和的门店布局给海底捞带来了什么呢?那必然就是成本的增加 。
在2019年 , 海底捞光在员工成本上就增加了60%左右;2020年 , 海底捞光是在原材料方面就消耗了44亿人民币 , 这和同期的2019年相比上涨了3%左右 , 然而2020年还不是海底捞收益最高的时候 。
这样的增长目前依旧在继续着 。 要知道海底捞门店的选址一般都在城市中的大型商场中 , 那里的门店成本比一般地方都要贵上更多 。 随着门店的不断增加 , 所需要的员工也在增加 。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翻台率决定的是整个门店的客流量 。 在2017年与2018 , 海底捞的翻台率可以达到每天平均五次 , 即使这样的翻台率依旧还是有更多人愿意去排队 。 到了2019年 , 海底捞开始大面积扩充门店 , 翻台率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 平均每日的翻台率只有4.8次 。 虽然下降的趋势非常微妙 , 但是足以证明无限的扩张店面确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
而在2020年 , 海底捞的翻台率虽然受到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 , 但是依旧改变不了它下降到平均只有3.3次事实 。
面对如此走下坡路的变化以及不断增加的成本 , 海底捞只能够通过提高自己的价格来挽回损失 。 要知道海底捞原来的价格就让一部分人接受不了 , 更不要说还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接着提高 。
这样一来就导致越来越多的顾客选择放弃海底捞 , 毕竟只是火锅而已 , 去哪不是吃呢?
快速的扩张市场 , 却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的后果让海底捞损失惨重 。
其实对于海底捞来说 , 这一次的风险本来是可以规避的 , 但海底捞并没有这么做 。 准确来说它的发展战略从一开始就是偏航的 。
海底捞之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选择大规模的扩张店面 , 其实就是想通过门店的占有量来实现对市场的把控 。 但是它却忽略了市场的下沉密度 , 门店密度越大 , 市场下沉越快 。
海底捞的“消沉”对市场来说无疑是给其他品牌带来发展空间 , 如果把握住这次机会对自身可以增加收益 。
海底捞也需要及时对自身进行调整 , 从门店份额来看 , 扩张应该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 并不能急于求成 , 不应该试图通过庞大的市场占比来抢占先机 。 不然 , 随着顾客的新鲜感和体验感的下降 , 市场上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少 , 海底捞也会在恶性循环中走向真正的衰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