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直博生制度:哪里当行,哪里当止( 四 )


“直博生相较于普通的硕博培养模式 ,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制缩短 。”王昕红说 , 同时 , 直博生的学术基础也要比传统博士生差一些 , 这就要求直博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课程体系 。但现实却是很多高校的直博生、普博生和硕士的课程都是在一起上的 , 这就意味着直博生并没有被“区别对待” 。
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刘涛的印证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 目前在很多高校 , 直博生的主要工作是补修硕士阶段课程 。“必须承认 , 这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 , 即博士阶段的课程本就不多 , 于是很多学校索性以‘拼盘’的方式 , 将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机械地安排在了一起 , 由此便构成了直博生的课程体系 。”他说 , 这些课程中 , 有些对于博士生培养的作用极其有限 , 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为了博士生而开的 。
王昕红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 , 当被问及课程的满意度时 , 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直博生比例只有37.7%;受访直博生对学业进展的满意度更是只有29.4% 。在调研中 , 有直博生甚至直接向她抱怨 , “现在上课最无聊了 , 我本科就学这个课 , 读博士还是这个课……”
在这方面 , 国外的某些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例如 , 从2011年开始 ,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学院便为研究生开设了一门新课“计算的美与意趣” 。该课程旨在通过展示计算机在抽象、设计、循环、模拟等方面的创造力 , 揭示计算机是如何创造美丽世界的 。
“此类课程作为跨学科课程 , 既有技术性 , 也有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内容 , 对于博士生学术视野的开阔大有裨益 。”王昕红表示 , 反观我国博士生尤其是直博生的课程 , 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规定了课程学习要求 , 但这些课程的交叉性和新颖性均有较大不足 。
“对直博生而言 , 最重要的不是通过课程获得了多少知识 , 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定向性和恒久的探索激情 。在这一点上 , 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王昕红说 。
重要的命题
正如刘涛所说 , 博士生的课程本来就不多 , 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乃至言传身教下进行的 。因此 , 导师对于直博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直博生培养结果的优劣 。
一些导师显然没有意识到直博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本文开头时 , 王昕红走访的那名直博生为例 , 导致他最终放弃直博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导师的不理解 。
这位学生告诉王昕红 , 从进入导师课题组开始 , 他就在导师的安排下 , 独立探索一个比较前沿的理论问题 , 几乎进行了1年多时间 , 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 甚至有“走歪”的感觉 。“我的导师很年轻 , 每次向他汇报 , 他总是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做不出来 , 然后失望地看着我 。看到他失望的样子 , 我真是很难受 , 也止不住烦躁和焦虑 , 越来越觉得自己不适合读博 , 也越来越不想去实验室 , 退出的想法由此产生 。”该生说 。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
“当一名本科生在没有经过硕士阶段训练的情况下 , 就以直博生身份进入课题组 , 他实际上就是一个‘科研小白’ 。要想使他尽快进入正轨 , 导师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团队成员的热情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王昕红说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我们既要建立使直博生快速融入学术社会的培养机制 , 也要建立帮助学生成功获得有效信息、成功驾驭学术航船的支持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