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直博生制度:哪里当行,哪里当止( 三 )


然而 , 恰恰是比例不高的第三类 , 却拥有一个前两者不具备的优势——导师对学生有一个相对长的“考察期” , 可以仔细观察学生对于科研是否有足够的学术热情和学术潜质 。
这一点非常重要 。
受访时 ,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涛告诉《中国科学报》 , 从教多年来 , 他所接触的学生中 ,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在本科阶段明显表现出对学术有足够的热情和持久力 。“这并不是批评那些缺乏科研热情的学生 , 只是他们此时还未对科研有深入的了解 , 不能由此树立坚定的科研信念 。”
然而 , 由于制度本身的原因 , 招收直博生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导师而言 , 其“风险”均相对更大一些 , 这也就要求直博生的招生考试能够选拔出真正具有科研兴趣和科研热情的学生 。
从目前直博生的招收方式看 , 其生源质量的确要高于普通的本科毕业生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 “这些生源质量指标的高低主要由学生的学业水平及综合水平决定 , 但这些均属于‘外显性指标’ , 并不能考察出学生真正的学习动机” 。王昕红说 。
换言之 , 当学生在面试时向导师表达对科研的热爱时 , 导师也很难分辨这是学生的真情流露 , 还是一番“客套话” 。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 但王昕红认为 , 只要考试制度设置得更加全面 , 也并非完全无法分辨 。“比如 , 我们可以用心理学的标准化测量方式 , 测量考生的学习动机 。”她说 , 学习动机问卷一般多用于中小学教育 , 但对于直博生 , 是否可以开发类似问卷?
此外 , 也可在面试中设置专门的学术环节 , 考察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 以及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热情 。
在这一问题上 , 目前高校整体招生计划也存在有待商榷之处 。刘涛指出 , 很多学校为了扩大所谓“优质生源”的招生数量 , 对于导师招收直博生持大力支持态度 。但目前很多学校招生计划紧张 , 很多博士生导师每年只能招收一个博士生 , 且直博生每年报名审核的时间要早于普通博士生的报名考核时间 。“于是 , 有些导师为了防止自己招不到学生 , 便倾向于在直博生报名阶段提前‘占’上一个 。在此情况下 , 导师对于这名学生的考核也就不会十分严格和细致 。”刘涛说 。
“无聊”的课程
尽管存在不足 , 但以直博生、申请—考核制为代表的长学制招考模式 , 受到了很多导师欢迎 。原因也很简单——通过这类方式招收的学生质量相对较好 。
然而 , 在受访时 , 陈涛却提出了一个问题 。
“如果稍加思考 , 你会发现这种‘质量’是选出来的 , 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他说 , 不过 , 随后就会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 即该如何培养这些学生 , 是否该为直博生建立一套基于他们成长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 毕竟直博生相较于经过硕士阶段学习的学生 , 无论是身心特点还是知识结构均有很大的不同 。但在实践中 , 高校在这方面做的似乎并不够 。
【导师|直博生制度:哪里当行,哪里当止】在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中 , 王昕红曾基于当时直博生的培养现状 , 提出了五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回头看 , 她坦言有些问题依然待解 , “课程特色不突出”便是其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