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舌尖上的产业系列报道⑦|重庆舌尖上的产业如何主动求变——对地方特色餐饮发展的思考
重庆日报 颜安
文章插图
▲6月10日 , 在两江新区蔡家 , 一家小面馆内坐满食客 。 采访人员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从6月16日起 , 《重庆日报》在“舌尖上的产业”专栏中 , 连续推出了云阳面条、黔江鸡杂、开州餐厨、重庆小面、万州烤鱼、垫江豆花等发展历史悠久、带动能力突出、深受百姓喜爱的地方特色餐饮报道 。 但采访人员采访发现 , 在一大批新餐饮汹涌而来 , 一股创新风潮席卷大江南北的当下 , 重庆地方特色菜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营销不够、融合发展思路不广等短板和瓶颈 , 要想赶上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消费升级等“风口” , 主动求变应成为餐企求生和做大做强的重要选择 。
融合化:
融合互联网思维重新设计餐厅
以产品思维为主导 , 缺少市场思维 , 这是几种特色餐饮均存在的短板 。
以黔江鸡杂为例 , 当采访人员想要几张宣传照片 , 竟然寻而不得 。 “营销 , 的确是我们目前的一个短板 。 ”重庆阿蓬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兴素坦言 , 他们的一贯思路是会炒几个拿手好菜 , 租个店面 , 摆上桌子板凳 , 就可以开店了 , 不管是发展直营店还是加盟店均是如此 , 营销在这个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
重庆小面也是如此 。 尽管其发展迅猛 , 也有一些店面整洁、装修时尚、甚至进入了购物中心的面店 , 但大部分面馆依旧是狭小的店堂 , 简陋的装修 , 几张简易的桌凳 , 有的店铺甚至连桌子都没有一张 , 只在店外摆两排高矮不一的塑料凳当作桌凳 , 形象比较低端 。
民以食为天 , 餐饮业一直是中国生活服务领域的支柱产业 , 也是不少人创业的首选 。 正因为如此 , 餐饮业的竞争异常激烈 , 想要脱颖而出 , 不光是味道的比拼 , 还有内力的较量 。
“位置、产品、营销、服务、环境、文化 , 每一个点的打造都需要很多心思 , 需要人力物力财力 。 ”重庆江湖菜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雷开永表示 , 传统餐饮从业者眼里的“活动”只有促销、跳楼价、回馈新老客户等 , 而互联网从业者眼里的“活动” , 却包含了营销整合、创造节日、打造概念、资源导入、传播有趣化等 。
【重庆|舌尖上的产业系列报道⑦|重庆舌尖上的产业如何主动求变——对地方特色餐饮发展的思考】他建议 , 传统餐饮企业应借助互联网技术补上营销短板 , 像设计App一样 , 用互联网思维重新设计餐厅 , 给它加上内容、游戏、社交、跨界合作等 , “总之 , 你的餐厅不止是餐厅 , 而是一个‘场景’ 。 ”
一体化:
借助线上消费做大线下
较为传统地固守线下 , 即使有线上也不是主流 , 这是几种特色餐饮留给采访人员的另一个印象 。
餐厅运营的关键主要集中在前厅与后厨 , 前厅做好服务 , 后厨做好菜品 , 二者合一 , 便可成就一个成功餐厅的基础——七八年前 , 国内的餐饮业大多就是如此“中规中矩”地做生意 , 但眼下4G早已普及 , 5G也越来越多地覆盖了大中城市 , 顾客的消费场景早已扩大、延伸至线上 , 只有前厅与后厨的餐厅已经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王燕飞认为 , 餐企需要一些更新奇、更能引起共鸣的方式方法 , 刺激消费者在同质化严重的餐饮市场中关注并记住自己 。
“这是顺势而为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尤其是2012年之后 , 餐饮业逐渐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 沟通渠道由线下转往线上 , 营销开始借势新媒体 , 一些特色消费比大众消费更受欢迎 , 一些网红餐厅受到追捧 。
推荐阅读
- 疫情|新闻8点见丨德善厨房: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菜,感觉到西安的温暖
- 豆芽|孩子不爱吃蔬菜,推荐8种好吃的冬菜做法,营养丰富,上桌就抢光
- 蒸菜|元旦家宴,学会这6道蒸菜,简单快手,营养不上火,全家老小都夸你
- 竹荪|丝瓜青翠的绿,配上莲子, 竹荪淡淡的白,颇有美感,怎么看都不厌
- 火锅|重庆一火锅店老板向食客派送新年红包,打开后惊喜:我格局小了!
- 紫薯|这道紫薯豆沙馅馒头,一上桌就被哄抢一空
- 千层芝士肉饼|餐桌上最有人气的家常菜之酥皮千层芝士肉饼
- 鲜酵母|法式小面包一端上来,锅里的米饭都变成了摆设
- 擀面皮|懒人最爱的擀面皮,因为它我都爱上做饭了
- 黄油|简单好上手的雪媚娘,解决你的没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