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太极一号”引力参考传感器:一切从“零”开始( 二 )


“航天是高风险行业 , 有些东西地面测不了 。我们多次悬浮后把指标测出来 , 与天上有差距 , 因为地球在震动 。”整机系统设计师王佐磊透露 , 为减少外界干扰 , 团队借用地震局的山洞 , 前后九次进山洞实验悬浮 。
这么长时间还没解决!当时 ,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也坐不住了 , 专程坐飞机赶来兰州分析问题 。所幸 , 就在飞机落地前的当天早上 , 510所成功实现了新系统的“高压悬浮” 。引力参考传感器关键核心工艺设计师毛俊程笑称“批斗会变成了庆功会 , 大家终于过了个好年 。”
触摸宇宙律动“脉搏”发力争先国际前沿
“引力波”是近年来科学研究最热点之一 , 似乎全世界科学家都对它“情有独钟”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曾总结道:引力波提供了有别于电磁波的一个全新观测宇宙的重要窗口 , 成为人类探索和认知宇宙的一种新途径和工具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 , 国际上不少国家启动研究这一领域 。“2016年 , 美国科学家在地面探测到引力波 。但在此之前 , 国外其实已有十来个地面引力波探测计划 , 因为技术很难 , 花费很大 , 只有少部分能坚持下来 。”雷军刚说 , 当时外界有很多质疑声音 , 认为这是“异想天开” 。
而在国内 , 引力波探测领域 , 自2016年才有了“新的转机” 。雷军刚认为 , “太极一号”标志着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从论证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 而510所一直默默研究近20年的技术 , 也终于迎来了到天上验证的“舞台” 。
“太极一号”第一阶段在轨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 510所主研的引力参考传感器测量精度达到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量级 , 相当于一只蚂蚁推“太极一号”产生的加速度 。
引力参考传感器可以监测到卫星平台受到的最微小的“扰动” , 比如来自太阳光照的微弱压力、来自太空里极其稀薄气体的阻力 , 甚至是来自地球对卫星的反向辐照压力 , 相当于去遥远太空触摸宇宙律动的“脉搏” , 倾听“时光的涟漪” 。
据悉 , 该项技术也是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超高精度惯性导航、全球气候及重力环境研究等重大和前沿空间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 。510所引力参考传感器的成功研制 , 也标志着中国在此类最前沿的航天高精尖领域开始发力争先 。(南如卓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