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并重( 二 )


其次,要完善标准体系 。目前保护性耕作机具尚没有统一的标准 。要围绕保障保护性耕作关键机具产品质量、关键生产环节作业质量,抓紧制修订一批相关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 。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特点,优化保护性耕作装备整体配置方案 。
再次,要增加有效供给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日前在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北方)田间日活动、第一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活动上看到免耕覆盖播种机、深松机、浅松机、秸秆粉碎机、喷雾器、圆盘耙等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农机具,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高端保护性耕作农机具少之又少 。要鼓励免耕播种机等关键机具制造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 。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购置秸秆还田机、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精准施药机械、深松机械等保护性耕作机具 。
各方携手重构体系
保护性耕作技术重构耕作体系,涉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链条上的每一个技术环节 。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看来,黑土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政府、科研人员、农机企业、农民等方方面面携手努力,共同做好黑土地保护,保护好“中华大粮仓” 。
当前,有必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懒汉种地”耕作模式,地里铺满秸秆,这不仅让习惯于精耕细作的种庄稼“老把式”难以接受,也让一些科研人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难以接受,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这样能把地种好 。经过多年的推广实践,保护性耕作受到东北地区越来越多农户的青睐 。
持续加强投入力度也很重要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认为,近年来东北黑土地数量和质量都有所回升,遏制了量减质退现象 。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加大了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投入 。
据了解,梨树县持续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15亿元,用于保护性耕作等与黑土地保护相关的科技研发、人才培训和推广应用 。不断提高保护性耕作补贴标准,平均每公顷补贴750元,通过政策推动引导农民改变耕作方式 。
【保护性耕作技术|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并重】通过示范引领,鼓励支持规模化经营,梨树县实现保护性耕作面积快速增长,全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 。梨树县还率先在东北三省一区组建了科技联盟,建立了101个实验示范基地,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辐射带动作用成效明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刘 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