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头|六七十年代,过年有个猪头,那是很多人的梦想!

猪头|六七十年代,过年有个猪头,那是很多人的梦想!

文章图片

猪头|六七十年代,过年有个猪头,那是很多人的梦想!

文章图片

【猪头|六七十年代,过年有个猪头,那是很多人的梦想!】猪头|六七十年代,过年有个猪头,那是很多人的梦想!

文章图片

猪头|六七十年代,过年有个猪头,那是很多人的梦想!

文章图片




自行车票猪头票
管锡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改革开放初期 , 是我国的物质匮乏时期 , 许多生活资料要凭票限量供应 。 生活贫困固然让人无奈 , 但有些事情也往往让人捧腹 。

最近与一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小聚 。 我的一个同乡 ,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曾在一个公社任党委秘书 , 他就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 。

那时候 , 一个公社每年都能有几次分配到自行车票 , 一次能有十多张 。 公社党委书记在留下一部分后 , 就把其余的让秘书根据需要分配 。 一个公社机关加上县里下设的部门 , 以及商粮供学校等 , 总有几百人 , 还有几十个大队 , 找的人太多 , 这点自行车实在无法平衡 。
这其中就有公社食品站长 。 其时的食品站 , 根据国家计划 , 负责一个公社的生猪屠宰供应 , 收购和屠宰的生猪首先要外调完成国家任务 , 在本公社是限量供应 , 也属热点部门 。 尽管不敢怠慢食品站 , 无奈僧多粥少 , 他就答复食品站长“下回着” , 意思是下次来了自行车票再说 。 如此者数次 , 都没兑现 。
转眼 , 县里要召开“四干会” , 也就是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大会 。 这在县里是极重要的会议 , 一年仅此一次 , 总结一年的工作 , 给先进披红戴花 , 安排下年的任务 。 四级干部要四五千人 , 县里是无法集中接待和安排的 , 只能在县城分散解决 。 比如住宿 , 就安排在各部门单位和学校 。
我那时候上学 , 就曾经放假几天 , 空出教室 , 让村干部们打地铺 。 还有就餐 , 就由公社自行筹集肉油豆菜粮柴草等 , 自带厨师 , 吃大食堂 。 各公社都很重视 , 仿佛哪个公社的伙食不好 , 意味着一年的工作没有做好 , 我现在理解 , 这也有犒劳公社和大队干部的意思 。 毕竟大家辛苦了一年 , 肚子里缺少荤腥 , 一年又只开这么一次大会 , 总要搞得好一点 。

举个实例 , 有一年“四干会”期间 , 我那身为生产队长的三叔来到县城 , 父亲让我去叫他到家里吃饭 , 他不肯 , 他的意思是 , 集体一起吃的也很好 , 大卷子(馒头)和猪肉炖白菜粉条管够 , 不去吃又不补偿点什么岂不可惜 , 何必再让他的亲哥哥破费 。 联想到现在 , 市里县里的会议也很多 , 大多都管饭 , 如果另有场合邀请 , 谁会考虑这么多 。
话再说回来 , 我这个同乡身为党委秘书 , 很自然的就负责所在公社的食品筹备工作 。 他拿起电话 , 给食品站长说 , 县里要召开“四干会” , 党委要你抓紧筹备猪头猪下水和猪肉 。 食品站长回答得很干脆:“下回着” 。 同乡哭笑不得:“四干会”一年一次 , “下回着” , 还要等下一年啊 。 你这不就是因为自行车票的事报复吗 。 接下去怎么样同乡没有说 , 我猜测 , 食品站长断不敢不完成党委安排的任务 , 但“下回着”再来自行车票 , 也不会少了他这一张 。

看他说起了食品站长的故事 , 在座的又有一人也讲了一段 。 也是一个公社的食品站长 , 孩子在公社学校就读 , 寒假后开学 , 公社教育组长吩咐班主任 , 让这个孩子到他那里去 。 见面后 , 组长说 , 校舍太拥挤 , 桌椅不够用 , 你回家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