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自古至今有之 , 但不同的历史时期 , 人们不同的观察方法却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 。 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 , 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 , 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 , 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 。 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 , 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 在历史上 , 未产生系统的茶叶分类理论之前和在众多消费者中 , 大都凭直观感觉辨别黄茶 。 这种识别黄茶的方法 , 混淆了加工方法和茶叶品质极不相同的几个茶类 , 涉及到很多种品质各异的茶叶 。 如上面所说的因鲜叶具嫩黄色芽叶而得名的黄茶 , 而实为绿茶类 。 还有采制粗老的绿茶 , 晒青绿茶和陈绿茶;青茶的连心、包种等都是黄色黄汤 , 很易误认为是黄茶 。 黄茶汤色最明显的特点 , 茶汤是纯黄色 , 汤面没有或很少夹混绿色环 , 黄汤的茶名也是由此得来 。 绿茶汤色多少透绿色 , 从汤面的茶杯边缘的绿色环可以看出 , 黄汤茶色透明鲜亮 , 与陈化的绿茶汤不同 。 青茶汤色是橙黄色或金黄色 , 其色度深浅与黄茶不同 。 黄茶滋味与绿茶、青茶也不同 , 滋味醇厚甜爽 , 别有风味 , 要精品细寻 , 就能识别 。 黄茶的外形因种类不同 , 差异很大 , 容易混淆不清 。 有的像白茶类的白毫银针 , 如君山银针;有的像绿茶类的细烘青 , 如黄汤;有的像毛峰 , 如黄芽;有的像绿大茶 , 如黄大茶 。 但总的来说 , 虽然形状各异 , 其色泽都有所偏黄 。 在制茶过程中采用闷黄技术 , 创制黄茶时代 , 大约在1591年以前 。 明朝许次纾《茶疏》说:"江南地暖 , 故独宜茶;大江以北 , 则称六安 。 然六安乃用其郡名 , 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 。 ……顾此山中者不善制造 , 就于食铛大薪炒焙 , 未及出釜 , 业已焦枯 , 讵堪用哉 。 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 , 虽有绿枝紫就 , 辄笋萎黄 , 仅供下食 , 奚堪品斗" 。 这段记载说明了三个问题 。 其一与现时黄大茶的同制法大致相同 , 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特征;其二黄大茶的制法早在16世纪之前就有;其三由于不善制茶 , 绿变黄茶 。 于是 , 人们发现炒青绿茶在杀青或柔捻后不及时干燥或干燥程度不足 , 叶质变黄 , 滋味转醇和 , 由认识到实践 , 黄茶的制法便应时而生了 。 黄茶的制法界于绿茶和黑茶之间 , 与绿茶不同是多一个闷蒸工艺 , 与黑茶不同是闷堆的温度和程度的差异 , 其品质也界于两者之间 。 汤色的色度深浅不同 , 滋味的醇和程度不同 。 黄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工序 , 闷黄技术措施因茶叶种类而异 。 有的在杀青后趋热闷黄 , 如台湾省的台北黄茶;有的在揉捻后闷黄 , 如浙江的黄汤和湖南的沩山毛尖;有的在初干后堆积闷黄 , 如黄大茶;有的在炒干过程中交替进行闷黄 , 如纸包低温闷黄的君山银针;有的炒干摊放相结合闷黄 , 如霍山黄芽 。 【黄茶的概念】 综上所述 , 能称之谓黄茶的茶叶品质 , 不仅在叶的外观色泽发生黄变 ,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叶的内含物质的转化 。 而这种黄茶品质的形成与黄茶特殊的制茶技术是分不开的 。 因此 , 黄茶的概念依制法和品质作为依据 , 则是比较科学的并能被人们逐步接受承认的一种概念 。
推荐阅读
- 故乡的茶籽树
- 用我的咖啡泡你的茶
- 绿茶用具的选择,你知道吗?
- 茶一样的人生
- 侗家为什么用盐茶两样作为说媒的信物
- 苦丁茶的真伪鉴别
- 影响制茶品质的因子——品种与制茶品质
- 茶艺从生活中来
- 一生之中的几多茶味
- 敬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