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的发展史

  “膏者,脂也 。凝者曰脂,释者曰膏”,这是《说文解字》对于膏字的解释,中国古代称心尖的脂肪为“膏”,“膏”又被专指物之精华 。

  再后来,古代的中医们将动物或者植物提炼出的最具价值的东西称为膏药 。

  按照制作工艺及特性,普洱茶膏简单来说就是普洱茶的精华 。

普洱茶膏的发展史

文章插图

  唐朝

  茶膏的身世之谜

  茶膏最早出现有准确记载的年代是在唐朝 。

  唐代的制茶工艺主要以蒸青饼为主,所谓的蒸青饼就是经过“采茶、蒸茶、捣茶、拍茶、焙茶、存茶”来制作茶饼 。在空气氧化的作用下经过反复蒸、捣、拍渗出的茶汁形成了膏化现象 。

  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及这种“膏”,在唐朝茶饼含膏量的多少也是检验茶叶质量的重要标准 。

  “茶膏”一词真正出现是在陆羽之后一百多年后的南唐时期 。

  早在南唐闽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建州就曾将茶膏进贡皇室,关于这一事件清朝文人吴任臣经过详查史料后在其所著《十国春秋》中有详细记载,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 。

  宋朝

  文青皇帝和他的“特别实验”

  到了宋朝随着茶文化的繁荣茶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朝人对于茶膏的探究可谓孜孜不倦 。

  公元960年北宋第一位茶著作者陶谷在其所撰写的《茗荈录》中就首次记载了两种茶膏产品的具体名称“玉蝉膏”和“缕金耐重儿” 。

  之后宋朝更是出现了一位“超级茶人”——“文青”皇帝宋徽宗赵佶 。

  宋徽宗深研《茶经》,鉴于对《茶经》中所提及“膏”的不断探究,经过反复试验,赵佶在其所著的《大观茶论》中首次提出了茶膏的鉴别方法:“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 。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茶饼的表面如人的面目,如果表面含的膏状物质较多、表面纹理不明显,这样的茶饼才是好茶 。

  除了鉴别之外宋朝人也已经开始通过反复压榨的方式来制作茶膏 。

  公元1186年,宋代赵汝砺所著的《北苑别录》中就第一次详细的记载了茶膏的制作工艺(原文节选):“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 。”

  清朝

  皇室为普洱茶膏正名

  清代的茶叶发展是继中国唐宋之后的又一个顶峰 。清雍正七年,清朝政府在云南普洱设立普洱府,管理六大茶山等地,云南的普洱茶膏也开始进贡朝廷 。

  但当时云南普洱茶膏还采用大锅熬制的方式制作,存在口味、营养上的各种缺陷 。

  为了提高茶膏品质,公元1729年雍正皇帝开始在宫内设立“御茶房”在借鉴宋代茶膏制作工艺基础上,以名贵的花梨木为碳,玉泉山山泉水为介质,经过186道工序72天制作茶膏 。这一时期御茶房制作的茶膏也代表着历史上茶膏制作的最高水准 。

  宫中御制,普洱茶膏受到贵族推崇 。公元1765年,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将普洱茶膏的醒酒、养胃、生津等“药用价值”纳入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 。

  清朝皇室对普洱茶膏一直都情有独钟 。公元1793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之际,其曾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通过马嘎尔尼转赠英王乔治三世 。这份“国礼”至今仍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