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8年左右 , 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 。 前文提到 , 《茶经》的问世 , 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 , 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 , 是其当时代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 。 作者详细收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 , 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 , 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 , 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 , 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地推动作用 。 陆羽 , 字鸿渐 , 一名疾 , 字季疵 。 自号桑翁 , 又号竟陵子 。 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 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 。 陆羽是个弃儿 , 自幼无父母抚养 , 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 。 积公为唐代名僧 , 据《纪异录》载 , 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 , 给予特殊礼遇 , 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 。 陆羽自幼得其教海 , 必深明佛理 。 积公好茶 , 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 。 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 , 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 , 而有志于儒学研究 , 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 。 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 。 陆羽口吃 , 但很有表演才能 , 经常扮演戏中丑角 , 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 。 陆羽还会写剧本 , 曾“作诙谐数千言” 。 天宝五载(746年) , 李齐物到竟陵为太守 , 成为陆羽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 在一其次会中陆羽随伶人做戏 , 为李齐物所赏识 , 遂助其离戏班 , 到竟陵城外火门山从邹氏夫子读书 , 研习儒学 。 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和李齐物一样十分爱惜人才 , 与陆羽结为忘年之交 , 并赠以“白的乌”(即白头黑身的大牛)和“文槐书函” 。 崔国辅长于五言小诗 , 并与杜甫相善 。 陆羽得这亲的名人指点 , 学问又大增一步 。 公元775年(天宝十四年) , 二十四五岁的陆羽随着流亡的难民离开故乡 , 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 。 湖州较北方相对安宁 。 陆羽自幼随积公大师在寺院采茶、煮茶 , 对茶学早就发生浓厚兴趣 。 湖州又是名茶产地 , 陆羽在这一带搜集了不少有关茶的生产、制作的材料 。 这一时期他结识了著名诗僧皎然 。 皎然既是诗僧 , 又是茶僧 , 对茶有浓厚兴趣 。 陆羽又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 , 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 。 陆羽在茶乡生活 , 所交又多诗人 , 艺术的熏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 , 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 , 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 自唐初以来 , 各地饮茶之风渐盛 。 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饮茶的要旨与妙趣 。 于是 , 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 , 写出一部茶学专着 。 为潜心研究和写作 , 陆羽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 , 于上元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 。 经过一年多努力 , 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着 , 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 , 时年陆羽28岁 。 公元763年 , 持续八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 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 。 他还亲自设计了煮茶的风炉 , 把平定安史之乱的事铸在鼎上 , 标明“圣唐来胡明年造” , 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乐为乐的阔大胸怀 。 大历九年(774年) , 湖州刺使颜真卿修《韵海镜源》 , 陆羽参与其事 , 乘机搜集历代茶事 , 又补充《七之事》 , 从而完成《茶经》的全部著作任务 , 前后历时十几年 。 【茶圣与茶经】 《茶经》问世不仅使“世人益知茶” , 陆羽之名亦因而传布 。 以此为朝廷所知 , 曾召其任“太子文学” , “徙太常寺太祝 。 ”但陆羽无心于仕途 , 竟不就职 。 陆羽晚年 , 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 。 至今上饶有“陆羽井” , 人称陆羽所建故居遗址 。
推荐阅读
- 茶类的划分
- 野生小香瓜图片 香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女人吃车厘子的禁忌 车厘子的功效与作用
- 生姜擦男性器壮阳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 开心果一天吃多少粒为宜 开心果的功效与作用
- 长期喝柠檬水的坏处 柠檬水的功效与作用
- 南瓜籽提高男性的性功能 西瓜子的功效与作用
- 茶叶产品包装日渐趋向“环保”路线
- 普洱茶的栽培技巧
- 普洱茶的制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