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品质好坏的二个因素

【高山茶品质好坏的二个因素】 高山茶品质的好坏 , 主要有二个因素 , 一为茶菁原料品质 , 一为制造技术 , 我们做如下详细说明:
    (一)茶菁原料品质:
    1、选择优良品种:目前高山茶以青心 鸟龙为主 , 台茶12号居次 , (台茶12号 , 即一般所称金宣茶 , 台茶13号即为翠玉茶)高山一般不种植台茶13号 。
    2、 良好的栽培管理:欲得优良茶菁 , 必须茶园管理合理 , 耕作与施肥需适当 。 因为茶园管理良好 , 茶菁发育才会整齐平均 , 若茶芽生长老嫩不一(俗称公孙菜)则在制造过程中 , 萎雕程度不易控制 , 茶叶品质难达理想 。
    3、 宜把握茶菁采摘的时机与方法:制造优良鸟龙茶所用的茶菁 , 以顶芽开面后( 对口叶)二、三日 , 其下二、三叶叶片当未硬化时采摘最为理想 。 茶菁采摘时以长至五叶 , 留下二叶 , 采一心二、三叶最为理想 , 采量既多品质又好 , 不过在同一株茶树中 , 茶芽的萌发萌时间难望一致 , 在春茶时期 , 同一区茶园大体顶芽开面达半数以上时 , 即须开始采摘 , 否则部份茶菁易失之于粗老 。 总之制造高山茶的茶菁要叶质柔软 , 叶肉肥厚 , 色呈淡绿为佳 。 茶菁采摘时期的控制 , 对于制茶影响甚大 。 采得过迟(晚采 , 俗称饱菜) , 制成茶形状粗大 , 滋味淡簿 。 如果采得过早(嫩采 , 俗称幼菜) , 则成茶的色泽深绿近黑 , 茶汤缺少香气 , 品质难得上乘 。
    4、 茶菁采摘后应妥善处理:茶菁经采摘离开茶树时 , 立即发生变化 , 其变化进行的快慢与好坏 , 是随着天候的不同 , 以及采后处理方法的商宜与否定而决定 , 因高山茶制造过程中 , 茶菁须经日光萎雕及室内萎雕等处理 , 使之部分发酵生成高山茶特有的香味 , 因此茶菁处理是否当 , 显然是制茶成败关键所在 。
    假如茶菁在制茶之前就发生不良的变化 , 绝不能制成好茶 。 茶菁劣变的原因包括:
    (1)茶菁采摘时握得太紧而受伤或在搬运过程中积压受伤 , 为避免发生此种现象最好使用竹笼盛装茶菁 , 不宜使用茶袋 。
    (2)堆积过厚 , 茶菁入厂应迅整摊开散热 , 厚度以20公分左右为度 , 若达30公分以上时 , 经过数小时后会产生高温 , 闷热会引起不良发酵 , 形成死叶 。
    (3)放置时间过久 , 茶菁以当日采 , 当日制完成为原则 , 隔日菁绝难制好茶 , 茶菁放置六小时以上再制造 , 茶叶品质会降低 。 此外荼菁品质不同(如不同品种、9时以前采的上午菁、9~15时的中、下午菁、15时以后采的晚菁)应该分别制造、以利品质的控制 。
    (二)   高山茶制造方法
    制造高山茶之主要过程 , 可分为1.日光萎雕或热风萎雕、2、室内萎雕及觉拌与静置、3.炒菁、4.揉捻、5.解块、6.初干、7.布揉或团揉、8.干燥、9.精制与焙火 , 兹将各项制造过程详细说明如下:
    1、日光委雕或热风萎雕
    目的:利用日光(或热风)的热能加速茶菁水分的蒸散 , 减少细胞水分含量使细胞膜的半透性消失 , 细胞中各化学成(尤是多元酚类)得以藉酵素的作用 , 引发一系列性生化反应 。 使茶菁由包水状态进入消水状态 , 以利于尔后的室内萎雕、炒菁、揉捻、干燥等步骤 。
    工具:笳历及麻布埕两种 。 笳历是直约105公分的浅盘型容器 , 底部用宽105公分的竹片编成 , 四周为高三公分的竹框 , 用以盛装茶菁 。 麻布埕是用宋布编成长约4公尺 , 宽3公尺 , 萎雕时铺在地上 , 避免茶菁直接接触地面 , 温度过高或沾染尘土 , 同时方便翻转及收菁等操作 。 叶面温度(或日晒温度):以30~35度C为最适宜 , 勿超过40度C , 如果超过时宜用纱网遮阴或提早收入室内 , 否则易晒伤成死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