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宋代严苛的茶叶专卖制度

政府专卖制度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种经济手段 , 目的是使政府在某种物资销售上的利益最大化 , 其实说到底就是垄断 。 现今 , 中国依然对烟草等产品实行专卖 。 众所周知 , 只要是专卖的产业 , 就意味着暴利 , 其从业者的收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 , 令人叹为观止 。 也正因为此 , 专卖行业极易引发民众的不满 , 造成社会不稳定 , 也使得人们盲目期待能从事专卖这种超额回报的行业 , 从而破坏合理、正常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 。 在我国历史上 , 宋代就曾大搞严苛的茶叶专卖制度 , 对此值得我们一探 。
政府直接做茶商
【探究宋代严苛的茶叶专卖制度】中国古代从秦汉帝国开始 , 就对诸如盐、铁、酒等当时的战略物资或高利润产品实行专卖 。 专卖制度当然也不全都是与民争利 , 在特殊情况下 , 出于国防和战争的需要 , 必须对某些产品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 。 如汉武帝时期铁的专卖 ,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冶铁技术和铁器流传到北方的敌对势力——匈奴那里 。 当然 , 专卖给历朝政府所带来的利益 , 却是显而易见的 , 所以每一个统治者都深谙其道 , 并屡试不爽 。
正是由于有这一悠久的传统 , 因而到了北宋立国之初 , 政府对茶叶实行全过程垄断经营 , 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政府直接做茶商 。 过程是这样的 , 政府给茶农本钱 , 直接投资产茶业 , 接着收购所有茶叶 , 然后组织人力运送到政府开设的茶场或交易市场 。 而民间的茶商在京城开封或其他指定的地方缴纳金帛、铜钱等硬通货 , 以换取购买茶叶的凭条 , 这样才可以到政府储存茶叶的固定地点领取茶货 。
北宋为了保证茶叶完全被政府所收购 , 把货源牢牢地攥在自己手中(即首次交易排除任何一个民间商人) , 还下达行政命令 , 规定如果茶农私留茶叶 , 将按照其所隐匿的数量 , 分级予以惩罚;私下与茶商交易 , 也按照其交易量来惩处 。 如果茶农有抵触情绪 , 从而毁坏茶树或销毁茶叶 , 那么也按照其所损毁的数额予以严惩 。
本来 , 全面垄断能使政府独占茶叶贸易的利润 , 但即便是现代国家 , 为垄断所付出的人力、财力成本也是巨大的 , 更何况是古代 。 毕竟 , 国家绝对不可以也没有这个能力来替代灵活多变、善于经营的商人 。 更何况 , 茶叶说到底是一种农产品(000061,股吧) , 其先天就有保鲜的时间要求 , 任何过于干燥和过于潮湿的环境 , 都会降低茶的品质 , 因而宋代的官府在经营中 , 损耗极大 。 而且 , 垄断的另一个附属产物就是官商勾结、权力寻租 。 北宋的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 。
经济活动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 政府对茶叶实行直接专卖 , 主观上渴望独占茶利 , 但现实市场却非常残酷 。 宋代国家全面垄断茶叶贸易的后果非常严重 , 就连政府官员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 亟待有所改变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