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的历史溯源

从明代中期以后 , 士人品茶讲究理趣 , 追求品饮过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 , 茶具因此而日趋小巧精致 。 对此 , 冯可宾在《芥茶笺》中有一段独到的议论:
或问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 。 每一客 , 壶一把 , 任自酌自饮 , 方为得趣 , 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 , 味不耽搁 。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亦强调:
壶供真茶 , 正在新泉活火 , 旋瀹旋啜 , 以尽色香味之蕴 。 故壶宜小不宜大 , 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凸)不宜砥(平) , 汤力茗香 , 俾得团结氤氲 。
可见 , 瀹茶用小壶 , 既可发香 , 又可得趣 , 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 也是对理性的一种追求 。 不过 , 其时江南一带多重绿茶 , 而且一客一壶 , 所以上述所论者与工夫茶仍有很大距离 。
但冯可宾《芥茶笺》所说的“施于他茶 , 亦无不可”这句话 , 已给人一种明确的提示:用小壶瀹饮其它品类茶叶的 , 亦大有人在 。
1987年 , 漳浦县盘陀乡通坑村发现明万历户、工二部侍郎卢维桢墓 , 从中出土了有“时大彬制”四字款识的紫砂壶一件 , 壶呈栗红色 , 高9.2、口径75、腹径11.0厘米 , 壶盖内沿已有轻度磨损 , 证明墓主生前已使用多时 , 以壶殉葬、亦可看出主人珍爱程度 。
卢维桢死于万历三十八年 , 故该壶应属时大彬中前期作品 。 壶虽略大 , 但漳浦属岩茶、溪茶辐射区 , 所以该壶的出土 , 似可为我们提供乌龙茶区早期使用紫砂壶的实物依据 。
明末清初 , 闽汶水善烹茶 。 张岱《闽汶水茶》诗说:“刚柔燥湿必身亲 , 下气随之敢喘息?到得当炉啜一瓯 , 多少深心兼大力 。 ”周亮工《闽小纪》亦云:“‘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 , 子往品茶其家 , 见其水火皆自任 , 以小酒盏酌客 , 高自矜许 。 ”
两人均亲晤汶水 , 所记略同:“燥湿身亲”与“水火自任” , “当炉啜一瓯”与“以小酒盏酌客” , 其程式与工夫茶已很近似 , 如果壶中换上乌龙茶 , 则工夫茶法相便全具了 。
乾隆初曾任县令的溧阳人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说:“余罢后赴省 , 道过龙溪 , 邂逅竹圃中 , 遇一野叟 , 延入旁室 , 地炉活火 , 烹茗相待 。 盏绝小 , 仅供一啜 。 然甫下咽 , 即沁透心脾 。 叩之 , 乃真武夷也 。 客闽三载 , 只领略一次 , 殊愧此叟多矣 。 ”
这位彭太爷可能亦是深受“明人不重问茶”影响者 , 到福建当了三年官 , 居然连尝都不尝一下武夷茶 。 难怪他领略一次并大称快意之后便有愧色 。 不过 , 他的这则琐记 , 倒是为我们留下了到目前为止可能是最早的 , 有关工夫茶程式的记载 。
可以视为“简明工夫茶经”的文献 , 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纂的福建《龙溪县志?风俗篇》:
灵山寺茶 , 俗贵之 。 近则远购武夷茶 , 以五月至 , 至则斗茶 。 必以大彬之壶 , 必以若深之杯 , 必以大壮之炉 , 扇必以棺溪之蹩 , 盛必以长竹之筐 。 凡烹茗 , 以水为本 , 火候佐之 。 水以三叉河为上 , 惠民泉次之 , 龙腰石泉又次之 , 馀泉又次之 。 穷山僻壤 , 亦多耽此者 。 茶之费 , 岁数千 。
简短的十几句话 , 包括了择茶、择器、择水、候汤以至水质品评的内容 , 而且已开列了后来被称为“工夫茶四宝”即铫、炉、壶、杯中的三宝 。 所以 , 这则地方志资料虽然未出现“工夫茶”的名目 , 却已具工夫茶程式之实 。
值得注意的还有后段“穷乡僻壤 , 亦多耽此者”那句话 , 它说明了 , 上述的瀹饮法在当时已相当普及 , 只可惜没有像彭县令那样的文人为之写记 , 或加以归纳总结 , 著成专书使之传布四方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