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成书年月及地点探考( 二 )


《名胜志》载“三癸亭 , 在杼山 , 鲁公为陆鸿渐建 。 ”其时为唐大历八年癸丑岁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落成 。 故名 。 《颜真卿三癸亭诗》:“杼山多幽绝 , 胜事盈跬步 。 前者虽登攀 , 淹留恨晨暮 。 及兹纡胜引 , 曾是美无度 。 营构三癸亭 , 实惟陆生故 。 高贤能创物 , 疏凿皆有趣 。 不越方丈间 , 居然云霄遇 。 巍峨倦修岫 , 旷望临古渡 , 左右苔石攒 , 低昂桂枝蠹 , 山僧狎猿狖 , 巢乌来枳椇 , 俯视何楷台 , 傍瞻戴颙路 , 迟回未能下 , 夕阳明村树 。 ”(雍正《浙江通志、卷四十二、古迹四·湖州府》)杼山:《名胜志》杼山高三百尺 , 周一千二百步 。 陆羽记云:夏后杼巡狩之所 , 亦名稽留山 。 僧皎然有杼山禅居寄吴处士筠诗 。 (《雍正通志》卷十二、山川四·乌程县)(杼山又名宝积山 , 山上三癸亭现已不存)皎然为长城(即古代吴兴与长兴之间)谢氏子 , 名昼 。 灵运十世孙 , 居湖州杼山 。 他撰有杼山集也称昼上人集 。
【《茶经》成书年月及地点探考】陆羽“更隐苕溪”是大家公认的 。 而对苕溪的地理位置和称呼 , 自唐朝以来经历了不少变迁 , 有必要加以说明 。
苕溪是浙江吴兴县的别称 。 溪有东西之分 , 二溪汇合吴兴县而入太湖 。 有时别称为霅(扎)溪 。 因吴兴县境内苕溪、前溪、余不奚和北流水汇合而得名霅溪 。
有的人称陆羽是在霅溪上游的余杭县(有时称湖州) , 其地位相当于明、清时的湖州府 , 古今均是文化发达地方 , 管辖乌程(今之吴兴县)、武康、长兴、安吉、德清等县 。 吴兴作为县名始于民国元年(1912年)并乌程、归安为吴兴 。 解放后又分设湖州市 。 湖州市与吴兴县数分数并 , 至1981年撤销吴兴县 , 并入湖州市 。
陆羽专心研究茶事 , 因嗜茶又擅煮茶而出名 。 到生活较安定时候 , 则隐居杼山集中精力编写《茶经》 , 但具体指出在其一年份刻印问世 , 也是没有材料可作根据 。 本人推断在765年时或此年之后 , 正是陆羽壮年期 , 精力充沛 , 到处收集茶事 , 到了775年以至780年的五年之间专心整理资料 , 编写成书问世 , 这是《茶经》的具体成书年限 , 似较为可能 。 而且《茶经》能够问世 , 得到颜鲁公和皎然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 否则虽有书稿也无法抄刻印出 。 在这期间又参加了颜真卿的《韵海镜源》的抄本 , 从这里得到许多资料 。 在《陆文学自传》最后提到陆羽写了《四悲诗》又写了《天之未明赋》 , 这是有感当时政事的写作 。 着作还有《君臣契》三卷 , 《源解》三十卷 , 《江表四姓谱》八卷 , 《南北人物志》十卷 , 《吴兴历官记》三卷 , 《湖州刺史记》一卷 , 《茶经》三卷 , 《占梦》上、中、下三卷 。 可见陆羽着作很丰富 。 但所写内容则以当时吴兴时政为题材较多 。 同样也可推断写《茶经》的地点是在湖州杼山寺 。 当时湖州物质条件较好 , 是文化中心 , 刻印出版可能性较大 。 但写《陆文学自传》的年月作“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日” , 我认为可能系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781年)之误 , 酉错写为丑 。 如此篇自传是真实的话 , 在《茶经》问世之后 , 于辛酉(781年)写自传的作品较为合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