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藏茶文化史( 二 )


热巴巾被杀, 达磨即位后, 吐蕃发生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寺院被毁, 僧人被迫还俗, 这些融入民间的僧人, 无可避免地将他们的饮茶习惯传播于人民大众中, 于是在普通民众中也开始兴起饮茶的习惯, 一经传播开来, 便一发不可收 。 从那以后, 饮茶作为一种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习俗, 便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了 。
9世纪末吐蕃王朝崩溃后, 各地方各部族与内地的交换活动趋于自由 。 五代及宋, 正式建立“茶马互市”的制度, 更使茶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入, 为推动藏族社会饮茶之习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自元代起, 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 藏族饮茶之习由此获得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
内地的茶文化在藏区经由王室;僧院;民间的传播推广、借鉴吸收, 逐渐形成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被赋予一种新的文化特质和形态, 这就是藏族茶文化 。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 茶文化已成为藏族传统饮食文化中最富生气的一部分 。
二茶在藏区最先是被当成医疗保健饮品来使用的 。 《汉藏史集》中记载:都松莽布支(赤都松)原先体弱多病, 一日偶然尝了小鸟衔来的一种树叶, 顿觉神清气爽, 于是命心腹大臣四处寻访这种树叶, 后来在汉地找到, 大臣带了一大捆回来, 赞普将其日日煮饮, 身体便一天天好起来, 于是将其作为上等保健之品, 这便是茶 。 由此传说可知茶之被藏族看重, 最初是因为茶所具有的医疗保健作用 。 众所周知, 藏族居于高寒、缺氧、干燥的青藏高原, 其膳食以糌粑、牛羊肉为主, 缺少蔬茶 。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 其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 而茶叶中富含维生素, 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单宁酸、茶碱等成份, 具有清热、解毒、润燥、利尿等功能, 正好可弥补其不足, 正所谓“以其腥肉之食, 非茶不消;青稞之热, 非茶不解” 。 ⑹藏族对茶的认识首先是医疗保健作用也就十分自然了 。
古代藏族对茶的医疗作用的认识是比较深的 。 成书于14世纪的《汉藏史集》专门有一章, 题名《甘露之海》, 详细介绍了茶的种类及其不同的疗效, 将传人藏区的茶按生长地理环境、施肥种类、烘制方法等的差异, 分成十六种;对每种茶叶的特点、气味、颜色、口感、功用分别作了记载, 认为各种茶分别适应治流诞、胆热、寒热、痴愚、胃病、血病、风病、魔病等症 。 在更早的《四部医典》中, 也提到茶对于治病强身的功用 。 可见, 藏族人民对茶的医疗保健功效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
不过藏族普遍嗜爱饮茶习俗的形成, 并不仅仅是因为茶对人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 对于常年以肉食和糌粑为主食的藏族来说, 饮茶既可解腻顺食、满足生理之需, 又可使人处于一种快怡舒畅的精神状态 。 这样, 茶的确像是“天界享用的甘露, 偶然滴落人间”, ⑺给藏族人带来美的享受 。
美国着名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很精辟地指出:“文化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 。 ”⑻藏族茶文化正是在满足藏人的认识需要、功利需要和审美需要的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
【我国西藏茶文化史】茶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 。 我国是茶的故乡, 茶文化尤其悠久、丰富 。 由于茶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藏族的茶文化丰富多彩、饶有特色,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园地中一枝奇葩 。 为什么不产茶的藏区却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藏族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

推荐阅读